新加坡不乏科技初創企業,不過近年新加坡和東南亞的科技初創公司在上市集資的時候,卻沒有選擇新加坡為上市地點,引起市場擔心新加坡交易所的吸引力是否已經下跌。
來自新加坡的 Razer 和 Sea 集團之前選擇香港和紐約上市,引來新加坡交易所的關注,其後推出了新規則,容許企業推出雙級股票,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科技初創企業選擇新加坡交易所作上市目的地。它亦與美國納斯達克和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達成協議,提供同步或二次上市選項,協助快速增長的企業擴張全球規模。
不過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上市公司總數在過去五年不升反跌,減少了 28 個,在今年已經有 3 間上市公司除牌。香港交易所在這期間則增加了 67 間上市公司。除了在交易所上市集資,這些初創企業近年亦趨於選擇直接從融資機構和大型投資者方面獲得資金,甚至由大型科技企業所收購,而不以 IPO 形式集資,對於新加坡交易所而言亦是一個打擊。
新加坡 Fidelity International 資本市場主管 Leng Ng 表示,這趨勢源於新發行人傾向於選擇更大的市場,他們認為這些市場可以提供最佳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