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創科多時,先後投放金額逾千億,想了解成效怎樣,便要從多方面作出評估。我認為政府應為各項投資設立不同的量度成效指標,即 KPI,作為日後調整策略的標準。香港這幾年的創科發展,可謂初見成效,初創數字持續上升,當中大部分便是從事創科產業,令本地創科呈現新景象。本地創業的投資更由 2014 年的 8,000 萬美元,躍升至 2017 年的 11 億美元,被評為全球初創增長速度第五高的地方,還產生了八隻港產「獨角獸」,相較日本投放 10 億美元而僅有兩隻「獨角獸」,成績相當不錯。
然而,本港在科研(R&D)的投入仍然不足,科研開支佔生產總值(GDP)雖由 0.73%增加一倍至 1.5%,仍遠較有「創新之國」美譽的以色列所投放的逾 4%為低,又不及鄰近的深圳、南韓和日本,有關當局需在這方需加以審視,如何令投放的資源用得其所。整體而言,香港在創科發展仍存在優勢,陸續有新措施促進本地創科的步伐,如預算案落實投入 3 億港元設立一站式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對創科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不過, CSDI 只是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數據,建構不同功能的資訊平台,如聯合運作平台(COP)和城市儀表板(City Dashboard),以方便靈活調撥資源,促進城市管理。同時,各部門也要增加協作,開放更多市民關注的資訊,並以機讀格式開放數據和附上地理資訊,以提升數據的實用性。其實,政府要持續推動創科,便要制定指標,並定時審視改進,令管治水平得以提升,市民大眾受惠,這樣,數據才能發揮真正價值,本港創科的發展便能收到最大成效。
作者: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