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競行業有發展空間 但需政府繼續支持

電競活動在全球都越來越普及,漸漸已經擺脫玩電子遊戲只能是娛樂用途的形象。而在香港,也有更多的人投身電競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依然龐大,不過有相關課程畢業生就表示,加入電競行業之後,仍然會擔心政府會否繼續支持。

電競活動在全球都越來越普及,漸漸已經擺脫玩電子遊戲只能是娛樂用途的形象。而在香港,也有更多的人投身電競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依然龐大,不過有相關課程畢業生就表示,加入電競行業之後,仍然會擔心政府會否繼續支持。


電競行業發展空間龐大

香港近年的電競活動發展快速,從 2015 年有 5 個電競活動開始,到今年預計會有約 300 個相關的活動及比賽。政府方面固然有支持電競發展,而市場和教育機構亦有配合。香港電競總會會長及青協電子競技營運管理證書課程導師楊全盛表示,其實某程度上電競行業有點像娛樂產業,需要與很多其他傳統行業結合。其中一個最賺錢的項目,是透過直播及轉播平台得到廣告商贊助而賺取收入,另一方面,它相關衍生出來的周邊產品,亦是一個收入來源。

他分享指,在外國有一個調查指出平均一個 NBA 愛好者一年會花費約 12 美金在相關產品上,但電競行業現在仍很少這個情況,平均每人只花約 1 美金左右。他們在市場上亦看到另一個可能性,就是現在的電競愛好者雖然很多,但其實他們每人的消費能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 香港電競總會會長及青協電子競技營運管理證書課程導師楊全盛認為電競業有如娛樂事業,需要多方的人才及資源配合發展。

課程雖然非必要 但能幫助系統化學習

對於香港的電競課程,楊全盛認為大家都會覺得加入電競行業未必需要有相關證書,不明白為何還要報讀電競課程,也未必瞭解課程對入行有多大幫助。他指其實就算到一間電競公司做實習培訓,相信公司未必會提供筆記,或者很有系統化的進行培訓,員工只能在活動舉辦跟著做,做完就當作認識了工序。這種實地培訓的做法當然可以理解,但業內稱之為手把手的教導方式,並不能提供足夠人才。他認為,有更多這類不同課程的培訓,其實會幫到有興趣入行的朋友更有系統化學習,也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

▲ 楊全盛認為舉辦課程能夠加強大眾對電競產業了解遊戲以外的相關知識。

電競業人手不足 需要更大的規模培訓管理人才

楊全盛指出,電競行業內其實面對着同一問題,就是有工作都不一定有足夠人手去做。他們無法找到固定員工就只能找來自由職業者來頂替。其實這個生態不太健康。電競公司如果要持續長遠發展,其實需要更多長期職員才能培訓到他們,為他們增值。業界目前需要的人才,包括有導演,也就是負責整個電競活動的活動籌備人士。

不過楊全盛覺得,這類人才不能在短期內培訓出來,就像不能一下子培訓到一名經理一樣,他們需要在各個崗位都有基本熟悉及認知,才能慢慢向上游。他形容整個行業的人手架構就如一個金字塔,沒有底層的人員,就不會有這些中層又或者高層的管理人員。楊全盛更認為,隨著日後更多大型賽事在港舉辦,未來一兩年電競業界的人手,有望由現時約 500 人增至 1000 人左右。

學員擔心政府會否繼續支援發展

青協電子競技營運管理證書課程畢業生黃俊晞就擔心,電競行業是否仍然會穩定向上發展。他指出當學完這麼多電競知識,甚至加入了電競行業之後,過了一年半載之後政府如果決定不再支持,投資者可能也會因此而卻步,令到市場收縮。屆時他就不知可以轉到什麼行業繼續工作。現時雖然已修畢相關課程,他亦未能找到相關工作。他更坦言,政府最需要首先教育大眾及家長,畢竟現時有志加入的年輕朋友仍需靠父母支撐生活,若欠缺支持又怎能全身投入甚至有機會修讀相關課程。

▲ 青協電子競技營運管理證書課程畢業生黃俊晞期望政府會長期支持電競業,好讓有志者能放心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