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 (三):港建三層數據平台 為未來做準備

人類已進入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等帶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要安然度過,便須未雨綢繆。

人類已進入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等帶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要安然度過,便須未雨綢繆。

去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就以「未來就緒」(future ready)作為主題,引人深思,喚醒我們要為未來的生產力作好準備。

其實要為未來做好準備,社會需要三層不同的數據平台,為市民、商界及政府服務。

第一層平台 的數據應以「應用編程介面」(API) 格式列出,一站式和公眾共享,讓程式開發者善用,研發便民的手機應用程式。有了便民的手機應用程式,如遇上如地鐵信號故障之類的事故,市民也可以及早準備應對方案,免生混亂。

第二層平台就是政府部門要在數據平台上,建構統籌事故的資訊系統,即運作統籌平台(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簡稱 COP)。這個系統以地理資訊系統(GIS)主導,在舉行大型活動時,大會可以透過系統,在地圖上綜合所有相關資訊。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資訊平台立即成為指揮統籌中心,讓指揮官即時了解全面的事故情況,以便調配資源和發出指令。

突發事件固然要全盤掌握,但市民恆常關心的議題,從房屋、交通、經濟到治安等的資訊也要常常更新,這需要一個「市長儀表板」(Mayor’s Dashboard),正是第三層平台,利用數據進行城市管理,令決策變得理性、科學化及有說服力。美國洛杉磯市長 Eric Garcetti 在 2013 年提出「市長儀表板」,就把數據分為四個方面:(一) 繁榮度 、(二) 宜居度、(三) 治安、(四) 效率,這樣城市可以數據作為指標,改善政策。
面對瞬息萬變的今天,善用數據不但刺激城市創新,還能轉化成智慧指南針,促進施政暢順。我期望政府及早完善以上的三層數據平台基建,助港為未來就緒,迎接種種挑戰。

 

作者: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