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即時通訊軟件公司 Telegram 宣佈推出區塊鏈項目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迴響空前巨大,該項目在 2018 年 1 月至 3 月期間的兩次非公開首次代幣發行 (Initial Coin Offerings, ICO) 預售中,先後獲得來自世界各地 81 位及 94 位投資者的支持,一共成功集資 17 億美元,成為迄今全球 ICO 集資額最高的區塊鏈項目。
現任匯友資本行政總裁胡景邵 (Kelvin Wu) 是 Telegram 首次代幣預售中 81 名投資者的其中一位。這次 Unwire 找來了這位曾於 2013 收購瀕臨破產的 HMV Asia 並投資 100 萬美元,成功帶領 HMV 透過重整業務定位及發展方向而獲得重生的白武士,談談 Telegram、ICO、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等市場熱門議題。
「沒有比 Telegram 更有能力做好區塊鏈應用項目的團隊」
令胡景邵如此看好 Telegram 區塊鏈項目未來發展的原因,有頗大程度是因為其創辦人 Pavel Durov。「Parval 有能力帶領他的團隊運用科技去做出能影響全球的非凡事情這個前設,已超額證實了兩次,第一次是俄羅斯第一社交網絡 VK,第二次是全球用戶接近 2 億的 Telegram。區塊鏈科技最大的巔覆性 – 徹底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 – 正好就是 Parval 一直以來捍衞通訊自由的堅持及努力背後希望實現的理想,以 Parval 及其 Telegram 班底的能力、熱誠及操守,我認為他們能再一次說到做到。現時仍是區塊鏈科技起步的階段,沒有人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我們可以肯定它所能裝載的可能性是遠超我們這一刻所能想像的,情況就如同二十年前互聯網誕生之時,我們不知道它能孕育出今天的 Google、Facebook、Amazon 跟 Netflix,我對 TON 前景投以百份百信心。」
▲ Telegram 區塊鏈項目 TON 在兩次非公開 ICO 預售中,成功集資 17 億美元,成為迄今全球 ICO 集資額最高的區塊鏈項目,較第二位的 Filecoin 的集資額多出 6.5 倍。
借助 Telegram 二億活躍用戶,將 TON 區塊鏈帶進主流
根據 TON 的白皮書,此項目將會建基於擁有每月2 億活躍用戶的 Telegram,透過區塊鏈科技將平台從一個即時通訊軟體程式,擴展成為一個能支援支付 (TON Payments) ,檔案存取 (TON Storage),匿名網絡地址註冊 (TON Proxy),第三方區塊鏈及智慧合約應用及寄存 (TON Services) 及區塊鏈應用程式搜尋 (TON DNS) 的平台 — 一個現時只能憑想像去預視的區塊鏈生態及經濟體系。TON 平台內的交易及運作將以其發行之加密貨幣 Gram 來進行,也就是這個經濟體內的唯一貨幣。
胡氏續稱,他看好 Gram 能成為未來被一般市民運用於日常生活的貨幣,皆因阻礙著 Bitcoin 成為流動貨幣的主要原因 – 交易時間的局限 (Bitcoin 區塊鏈每秒鐘最多確定 7 項交易要求,導致交易成本極高) – 正是 TON 針對要解決的問題。胡氏認為 Bitcoin 正向著 Digital Gold 的方向發展,成為未來去中心化經濟體內的 VISA/ Mastercard ,並真正能讓大眾市民安心、喜愛甚至習慣使用的隨身加密貨幣,就是 TON 及Gram 的願景及使命。
「締造科技上的突破需要無數的反覆試驗及大量資源,TON 能成功籌得 17億美元作研發及營運的資金,是一個美妙的起步。直接一點說,就是 TON 團隊將會有充足的彈藥去幹想幹的事。除了在金錢上支持 TON 外,我亦會投入這個區塊鏈項目在亞太區的推廣工作,將更多相關應用帶到 TON 上。」胡景邵坦言日、韓兩國於亞洲區區塊鏈科技的發展進程較香港領先,亦正是這個原因,他已率先在日、韓部署相關的推廣計劃,部份公司甚至已開始商討合作項目。
以太坊牽起 ICO 熱潮
問及胡景邵對 ICO 的看法,他認為 ICO 熱潮是由以太坊 (Ethereum) 面世而爆發的。對以太坊未有認識的讀者,可簡單理解它為一個容許第三方區塊鏈應用項目寄存,並透過在以太坊公開區塊鏈 (Open Blockchain)上行駛智慧合約 (Smart Contract) 而運作的平台。這平台能讓項目發行專用於其個別使用領域上的加密貨幣 (Utility coins),而讓對項目理念抱有信心,並希望成為該網絡社區的其中一員的人士以高折讓價率先購買代幣,這就是 ICO 的粗略概念。 以太坊平台上使用的貨幣為以太幣 (Ether) ,是現時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
胡景邵認為以 ICO 作為募資的途徑,是區塊鏈科技應用上的重大突破。這能在短時間內籌集巨額資金的金融科技活動發展得迅速且瘋狂,甚至令這個生態圈出現失控的情況,騷動全球 IT 界,投資界及監管機構。胡景邵坦言,現時全球有接近 1,600 種加密貨幣,當中可能很大部份都會是失敗收場,這是因為整個生態系統乃處於非常初步的發展階段,很多區塊鏈項目開發人是領先者同時亦是初學者,加上市場上加密貨幣的巨大價格波幅,很大程度上是投資者的投機心態所造成。
下一目標:區塊鏈項目 Incubation 的金漆招牌
投資 TON 只是胡景邵參予推動區塊鏈應用發展的其中一步,他向 Unwire 透露匯友資本目前正密鑼緊鼓地策劃一個全新的自家區塊鏈項目,服務對象為有意運用區塊鏈科技來改革現有業務,以增強在未來數位經濟的競爭力的企業。胡氏進一步分享,他看到近年不少大公司擔心若不盡快發展區塊鏈項目,很快就會落後競爭對手甚至被科技巔覆,往往作出類似「無論如何也先參上一腿」的決定。一知半解又雜亂無章,結局當然是沒光芒亦不有趣。
胡謂不少企業甚至因錯誤分配資源而對原本的業務帶來不良影響。透過提供一條龍的專業區塊鏈融資及商業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創造並實踐具價值的區塊鏈項目,就是匯友資本希望做到的東西。胡景邵稱其公司分別在中國、香港及以色列等國家,都有實力、經驗兼備的技術,商務及法律專業顧問團隊去成就這個區塊鏈顧問項目,他對此項目有佷大的信心。
負責該項目的匯友資本戰略部副總裁吳德灝補充,匯友的角色並非單純協助募資,因為匯友希望推動的,不是ICO,而且將區塊鏈科技應用推到主流。吳續指,募資只是區塊鏈項目進程的第一步,代幣成功發行後,項目在技術開發及商務發展等方面所需的協助,極有可能較募資階段更大,此時若未能把握契機,項目很有可能就陷入停滯的狀態,再好的理念都變成砲灰。
有見及此,匯友強調跟合作客戶建立一個中、長期的同行關係,共同目標是讓項目以優質姿態實現、著地。吳德灝更透露,現時為此項目的起步階段,他們將先集中資源跟一些有一定實力和規模的企業合作,不過物色具潛質的初創團隊的工作亦在同步進行中。在眾多行業之中,娛樂、遊戲、設計、以及有大量數據庫和數據基建的行業,如醫療保健或是顧客忠誠計劃,均是他們認為是當下最能受惠於區塊鏈科技的行業。問及匯友將如何為這自家區塊鏈項目「打響名號」,他直言:「我們的目標是每個 Blockchain 的項目都能夠做到該行業的頭三位,令匯友成為區塊鏈 Incubation 的金漆招牌。」
金融科技應如何監管?
ICO 的監管,是訪問當天最後談及的課題。為金融科技定立監管法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我們都深明監管不該先行於科技發展的道理;然而在一個恰到好處的監管制度出現之前,政府,業界,以致大眾投資者都承受著難以估計的潛在風險。亞洲各國政府對 ICO 及各種金融科技的監管態度不一,香港金管局則以「風險為本」(Risk-based Supervision)和「科技中立」(Technology-neutral) 作為其監管大原則,從去年 9 月至今,已致函 7 間於香港註冊或與香港有連繫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警告它們不應在未領有牌照的情況下買賣屬於「證券」的加密貨幣。
作為資深的風險投資者及企業家,胡景邵表示他不知道什麼才是對 ICO及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最佳監管方法,而且現時作出結論亦實在言之尚早。以現時的情況,他認為暫時不需過於嚴格的管制,只要要求所有容許公眾投資者參予的 ICO 項目於監管機構預先登記,撰寫並遞交有關公開募資目的、公司發展藍圖,資金運用明細等相關詳情的說明書,並要求此等公司符合港交所相關的 IPO 掛牌資格,這樣一來,風險程度就絕對是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另外,故景邵特別提醒 Unwire 讀者,若企業只將 ICO 看作私人募資活動,即不向公眾集資,該 ICO 活動只需參考及遵從香港的《公司條例》的做法管理,而不受證券及期貨條例約策。
要等到區塊鏈科技真正走進主流及被廣泛應用的一天, 其所創造出的革新才具意義。透過聽取行業領先者的分享,筆者希望像我們一樣的市民大眾,能懂得以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科技,思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