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博士「浪遊 IT 世界」】智慧市民(十五):香港優勢

一向令人感覺悠閒、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馬來西亞,近年也發力追趕,銳意發展智慧城市項目。它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Iskandar Malaysia)毗鄰新加坡,兩地儼如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模式。佔地達 22 萬公頃,比香港大約一倍,它從 2006 年開始發展成經濟特區,有高速道路、港口、國際機場等基建。

一向令人感覺悠閒、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馬來西亞,近年也發力追趕,銳意發展智慧城市項目。它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Iskandar Malaysia)毗鄰新加坡,兩地儼如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模式。佔地達 22 萬公頃,比香港大約一倍,它從 2006 年開始發展成經濟特區,有高速道路、港口、國際機場等基建。

 

依斯干達特區分為 5 個旗艦區,各有角色,互為補足:有致力發展房地產(新加坡人的第二個家),加上教育、醫療、娛樂休閒、金融等服務業,亞洲首間「樂高主題樂園」(LEGOLAND)也落戶在此;亦有以物流、國際採購及石油倉儲碼頭為主,以發揮該區擁有的全球主要貨運港設施。此外,亦有主打製造業,包括電子、石化等製造產業;以及因就擁有國際機場的優勢,專攻物流、高科技和航空製造業、高檔購物旅遊等。

這些領域多屬知識型和資本密集型,適合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又由於房價較廉,故此吸引大量新加坡人才來工作,依斯干達區域發展局表示,該區已製造了 80 萬個就業機會;同時也吸引了外來資金逾 700 億馬幣(約 1,225 億港元)。

不論是日本的舊區重建抑或馬來西亞的新開發區,也是發揮自己的強項。香港的強項呢?我們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無疑起步較遲,不過香港在法治和制度深具優勢,能吸引中外人才,有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結合香港、澳門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等內地 9 市——力爭成為創新中心的龍頭。産處不如聚處,因此政府應在落馬洲河套區多花心思,例如透過稅務優惠,廣攬人才,這才是激活香港經濟之道。

 

 

作者: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鄧淑明博士

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 90 年代創辦 Esri 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開發及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除了 GIS 本業,鄧博士對資訊科技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