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雲或私有雲?甚麼才是企業的最佳雲端選擇?第二部分

在最近的博文中,我探討了在面對不同的雲端選擇時,企業應如何選擇。接下來我將談一下企業在考慮向雲端遷移時應該考慮的一些其他問題。

在最近的博文中,我探討了在面對不同的雲端選擇時,企業應如何選擇。接下來我將談一下企業在考慮向雲端遷移時應該考慮的一些其他問題。

 

千篇一律還是度身定制?

如果企業選擇公共雲作為最佳方式,並且應用程式的數量和數據量非常少,那麼這個過程比較簡單。但是對於中型以及大型企業來說,雲端遷移通常是一個耗時的複雜過程,於是他們尋求系統集成商或其他類型技術合作夥伴的支持。因此,遷移過程的無縫銜接,以及隨後的日常應用過程都非常重要。事實上,遷移之後缺乏足夠的應用指導,任由企業自行摸索,可能成為許多首席資訊官感到不滿的主要原因。由於大型機構的運營遍佈多個地區,每項業務的員工達數百人,並且業務需求快速演變,
因此公共雲千篇一律的通用特點對他們而言太缺乏靈活性。雖然採用度身定制的私有雲需要更長的時間,但由於私有雲能夠提供可擴展性,並賦予首席資訊官控制權,因此越來越多的機構願意投資私有雲。透過與合適的私有雲合作夥伴的合作,首席資訊官亦能夠循序漸進地向雲端遷移,將應用程式與業務逐個向新的IT架構轉移,確保順利實現遷移。

 

應對不同雲端的破壞性事件

由於雲端應用程式滲透在各個業務領域,包括財務、客戶關係管理、法律、營銷及人力資源,以及所有員工需要隨時隨地接觸雲端數據,因此如果任何問題未能夠及時解決,都能輕易演化成具有破壞性的重大意外事件。儘管不同的雲端類型擁有眾多共通點,但是理論上,不同雲端在不同情況處理各類型破壞性事件的速度會有很大差異。

公共雲供應商全面負責管理所有基礎架構,確保客戶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獲取應用程式和數據。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雲端供應商擁有龐大的資源和眾多的團隊,全部致力於堅守服務級別協議(SLA),使雲端正常運行,確保企業實現盈利。

對於私有雲來說,則由企業負責全面管理。因此,企業自身的IT團隊必須負責調查任何停機、洩漏或其他問題的原因,隨後想出解決方案,最全力降低對員工、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負面影響。但是,儘管企業可以自我管理私有雲,私有雲亦讓企業完全控制整個雲端基礎架構,但是許多企業並沒有充足的資源快速處理一些問題。此外,在一些情況下,內部 IT 團隊在企業地位要遠低得多,因此他們或許沒有動力去解決需要緊急處理的問題。

他們亦沒有必要遵守服務級別協議,因此,視乎IT團隊的規模和專長,在問題解決以及私有雲再次正常運行之前仍需耗時日。

這正是選擇自我管理私有雲的企業應該考慮以下問題的原因:在面對雲端引起的停機時,我們的員工和客戶能等待多久?在任何問題解決之前我們能夠等多久?我們是否擁有充足的 IT 人員和預算,確保能夠從可能產生的任何問題中迅速恢復?為確保任何問題在可能導致停機之前得以解決,目前許多機構正轉向全面管理的私有雲。私有雲為企業提供類似公有雲的全天候IT專家團隊,同時確保首席資訊官最大程度地控制IT基礎架構,以及數據和應用程式的安全和主權。

雲端遷移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尤其是對那些想要對 IT 架構進行一體化管理的企業。那些希望進行遷移的企業應該考慮與私有雲供應商合作,從中獲得 360 度全方位的可視性和對關鍵基礎架構的控制。但是,成功實現遷移僅僅只是開始。借助合適的合作夥伴,首席資訊官能夠利用最新的混合雲基礎架構,今後在機構內推行新的數碼轉型計劃。畢竟,在當今數據驅動的數碼世界,IT 基礎架構已成為企業的增長引擎。

閱讀更多 Srini 關於雲端計算的文章。

 

作者:Srini C.R.

Tata Communications 環球產品管理及數據中心服務高級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