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企業都自稱人工智能? Gartner:「人工智能」標籤遭濫用

現時不少產品都標榜「人工智能」,但它們真的與其他產品有很大分別嗎?Gartner 指出,人​​工智能(AI)的市場成熟度及日益增長的興趣,推動了成熟的軟件供應商在其產品策略中引入人工智能,但很多都沒有營造任何真正的差異化,對買家造成混淆。

現時不少產品都標榜「人工智能」,但它們真的與其他產品有很大分別嗎?Gartner 指出,人​​工智能(AI)的市場成熟度及日益增長的興趣,推動了成熟的軟件供應商在其產品策略中引入人工智能,但很多都沒有營造任何真正的差異化,對買家造成混淆。

 

Gartner 指出,「人工智能」一詞於 2016 年 1月在 gartner.com 上的排名位列100名以外,但該詞到 2017 年 5 月的排名就躍升至第 7 位, 反映了這個主題的熱門性。 Gartner 又預測,到 2020 年,超過 30% 首席資訊總監將視 人工智能為五大投資優先事項。

Gartner 研究副總裁 Jim Hare 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加快了成熟度週期(Hype Cycle),近幾年許多軟件供應商均想分一杯羹。人工智能提供 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不幸的是,大多數供應商只專注於製造和營銷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產品,而不是先了解需求、 潛在用途和對客戶的業務價值為出發點。」

 

Gartner:「人工智能」標籤遭濫用

Gartner 稱,愈來愈多初創公司和供應商均聲稱自己可提供人工智能產品,但卻沒有營造任何真正的差異化,對買家造成混淆。超過 1,000 多家擁有自家應用程式和平台的供應商,均形容自己是人工智能供應商, 或者說他們的產品有採用人工智能。

他們續指,與「漂綠」類似,即是企業為了商業利益誇大自己在產品或行為上對環境保護的付出,現在很多科技供應商都濫用人工智能標籤進行「漂人工智能」。廣泛使用「漂人工智能」 已經在技術投資上造成影響。為了與終端用戶建立信任,供應商應集中製造包含量化結果的人工智能成功個案系列。

Gartner 又提醒企業,不應因人工智能的進步而忽略一些更直接和成熟方法的價值,建議供應商應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完成工作,而不需透過尖端的人工智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