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購和集資上市,是初創公司走向成功的兩個結局。但初創公司要上市其實有不少門檻,例如要有盈利紀錄,市值、現金流亦有一定要求,初創公司未必符合條件。而港交所就宣布將推出新板給這類初創公司,並跟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為計劃籌募資金及準備上市的科技公司提供協助,以成功走上「上市之路」。
由最早的種子基金、天使投資開始,再到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甚至公開招股上市,一家初創公司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資金需要。投資人並非不求回報,投資給初創公司時都希望能在下一階段融資時獲利,甚至從公開招股上市時得到豐厚回報,而在不同環節就需要保證資金鏈不斷裂才能運作。
隨著香港初創企業發展,獲 A 輪、B 輪融資的公司愈來愈多,自然也開始需要研究怎樣協助他們走到最後的上市階段。而香港科技園公司和港交所就推出「上市之路」平台,透過協助高潛力的科技公司與外界人士聯繫,包括國際投資者、金融、法律及商業專才,支援他們部署首次公開招股。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用「爬山」形容初創公司的發展,爬到頂峰能看到最美景色,但到達前卻無人知道是否成功。他認為香港作為一個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最多的金融市場,能服務香港(及中國)欲取得市場資金發展的科技公司和海外有意投資的不同資金,他預言未來將不只這兩種客戶,未來將同樣有中國和香港資金欲投資海外科技公司,四種客戶都能在香港達成目標。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鼓勵科技初創企業通過首次公開招股(IPO)方式集資來支持公司發展,而為滿足目前因尚未錄得盈利,而未能達到香港上市要求的企業融資需要,港交所正研究增設新板,並會在兩周後開始諮詢市場意見。新板主要為未有盈利紀錄、但具發展前景的創新科技公司而設,例如生物醫藥一類公司就很需要在盈利前有資金支持研發,新板將可幫到這類科技公司的同時,也令市場更為多元化。
讓初創公司在最需要資金時能得到投資
香港科技園公司亦跟港交所合作推出「上市之路」平台,盡量為香港科技公司掃除上市障礙,包括制定得宜策略、合適管理團隊、企業架構及金融與管治模式等。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設立諮詢熱線,以照顧處於不同階段並需要上市指引的科技公司,並會在適當時候將科技公司轉介予港交所,由港交所協助並提供準備上市及相關規定的指導。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目前單在沙田科學園區內的科技公司就約有 4 至 5 間,具備實力能在現有上市架構作公開招股,主要來自生物醫藥、資訊及通訊科技和電子行業。如港交所將來推出新三板和私人市場,入場門檻降低後估計具實力上市的公司可達 10 多間。
黃克強指過往也有不少科技園培育公司成功在主板上市,但很多公司在最需要資金時(例如研發中期)卻不能透過公開招募方式集資,當捱到有盈利時已沒有逼切的上市需求,這不僅不利科技公司發展,對禾港投資者而言也失去珍貴的投資機會。他相信跟港交所的合作和新板推出,都能助科技公司在關鍵時刻得到資金,有助鞏固香港作為科技投資樞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