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不知何時才來。怎麼又塞車了。究竟哪個停車場有泊車位。時間一去不復返,每天我們就這樣浪費了許多寶貴光陰。
但芬蘭有個地方卻能把不復返的時間重新掙回,在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區 Kalasatama(意即「盛宴」)彷似裝有時光機,透過它的創新服務,可以為居民每天「多賺一小時」。
在香港,我們即使有高智能打造這樣的時光機,也還欠缺一項重要的原材料:數據。
開放數據已是全球多國共同關心的議題。早前我應邀到日本橫濱的世界銀行「智慧城市研討會」,來自10個成員國的專家分享各自的工作成果和思考的問題,不約而同大家都提出開放數據的問題,非洲開發銀行剛把在各地的援助資料上載網站供人瀏覽,印度和非洲多國也勇於作多方嘗試。
這真是可喜的現象,因為我認為開放公共數據,提高它的透明度,不單有助推動大眾的創新創意和創業,也是智慧城市成敗的關鍵。
這裡的「數據」是指「空間數據」或稱「地理資訊」,即是把事物(如汽車、大厦或山脈)的資料和「地點」和「空間」連繋起來。聽起來好像很專門艱深,其實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作者: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鄧淑明博士
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 90 年代創辦 Esri 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開發及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除了 GIS 本業,鄧博士對資訊科技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