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都可以電子化? 中國殯葬協會提倡 QR Code 墓牌解決土地問題

中國金融科技先進,不少人已習慣在手機程式掃描 QR 碼支付,但 QR 碼的應用範圍或可再大一點。中國殯葬協會日前表示,不少人興建墳墓佔用大量土地之餘亦破壞生態,建議改用 QR 碼墓牌,除可解決土地和環境問題,亦可記載先人生平事迹。

中國金融科技先進,不少人已習慣在手機程式掃描 QR 碼支付,但 QR 碼的應用範圍或可再大一點。中國殯葬協會日前表示,不少人興建墳墓佔用大量土地之餘亦破壞生態,建議改用 QR 碼墓牌,除可解決土地和環境問題,亦可記載先人生平事迹。

 

中國一些傳統習俗已開始數碼化,特別是農曆新年派利是,乘著電子支付的流行,不少人已改用手機程式「搶紅包」。不過大家又有沒有想過,除了喜氣洋洋的日子之外,在慎終追遠的時刻亦可電子化?

香港一個骨灰龕位難求,但原來在中國,墓地的供應亦十分緊張。內地報章引述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的報告指,由於土地資源短缺,大部分省份現有墓穴將在 10 年內用完,因此墓地價格被抬高。

 

中國殯葬協會:修建大墓浪費土地 QR Code 墓牌好處多

不過中國殯葬協會認為當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該會會長助理王衍臻稱,上世紀 50 年代,中國推行火葬改革的初衷是為了節約土地,但在改革開放後,「入土為安」的觀念回潮,人們將火化的骨灰立碑埋葬,違背了火化的初衷。

他又指,修建大墓、豪華墓,不僅佔用了大量耕地、林地,白化了很多山頭,還耗費了大量木材、石材、水泥,浪費自然資源亦破壞生態環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環境資源和物質資源應該更多地分配給生者,對逝者更多的應是運用誠敬、感恩、紀念、傳承等文化形式,對於墓碑等物化形式不應過於看重。

因此他提倡「QR Code 墓牌」,材質選用銅、陶等製品,體積小,與石材墓碑相比更加節約土地和保護生態。與此同時,逝者的人生歷程可以文字和影像方式保存,子孫們只需利用手機掃描 QR Code 便可重溫先人的生平。王衍臻認為,此舉「具有較強的追思、人文紀念、生命教育功能」。

「立碑是為了方便祭祀,新時代人們應該使用新型方式悼念逝者。互聯網助推殯葬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升級。」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何想法?無可否認他的意念是好的,但中國的土地和環境問題真的是由墳墓引起嗎?撇除這點,從可行性的角度考慮,假如任何人都可以讀取載有先人資料的 QR Code ,會否釀成私隱問題?最後「職業病」地想一想,會否有人「百無禁忌」,在墓牌上的 QR Code 動手腳,然後其他人掃描後就會連到惡意網站或者廣告網站 ……. 你知道的,神州大陸甚麼事都可以發生,共享單車服務剛剛才成為了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