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On」新經濟

時至今日,企業已無法承受任何業務中斷,短暫的停機事件都會造成龐大損失。近期香港發生了不少業務中斷事件,如國泰航空的網上訂票系統故障、或百佳旗下超市停業等等,這些例子正好反映了 IT 系統的持續運作,對現今業務營運尤關重要。

時至今日,企業已無法承受任何業務中斷,短暫的停機事件都會造成龐大損失。近期香港發生了不少業務中斷事件,如國泰航空的網上訂票系統故障、或百佳旗下超市停業等等,這些例子正好反映了 IT 系統的持續運作,對現今業務營運尤關重要。

 

視「可用性」為業務目標

《2016 年 Veeam 可用性報告》發現,香港去年平均停機成本高達 1,900 萬美元。事實上,當評估停機事件所造成的損失時,除了財政考慮,更重要是企業的名譽風險。該報告亦發現,全球(包括香港)73% 的 IT 管理層或公司高層認同應用軟件故障或數據損失將降低顧客信心及品牌信譽。比起修復 IT 基建,重塑品牌形象則困難得多,這正是企業需提前作好保護措施維持業務運作的原因。但至目前為止,即使全球發生過數次重大的數據遺失事件,大部分企業仍忽略了這方面的工作。本港,超過八成企業承認它們正面臨「可用性差距」的困境,即 IT 的交付能力與用戶需求之間出現鴻溝。

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增加了企業的挑戰:他們確保其 IT 基建 100% 運行順暢的同時,消費者對「Always-On」的期望亦不斷提升。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73% 接受調查的企業都在追求「Always-On」的商業模式,在全球不同時區提供 24/7 在線的應用,比全球平均 59% 高出不少。「Always-On」商業模式已取代了傳統「一星期五天、每天 8 小時」的模式,數據應用必須每天 24 小時、一周七天均可從全球任何地區存取得到。

 

可用性方案的長遠經濟效益

即使面臨「Always-On」的需求,降低成本的壓力是不少企業革新數據中心的主要因素,而非提升數據中心可用性。超過六成香港企業表示,節省營運成本是推動數據中心現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時侯,當企業革新數據中心,例如利用虛擬化建立更靈活、更具彈性的數據中心時,只會著重於硬件更新而忽略提升整體數據中心的可用性,繼續沿用傳統的備份系統。這心態並不正確—企業減輕 IT 成本的同時應考慮基建方案可帶來的長遠經濟效益。對企業而言,若不合時宜的傳統備份系統未能為新的 IT 基建提供可用性,一次停機故障或業務中斷所造成的財政損失將非常龐大。

企業不需要備份,他們需要的是可用性。現今儲存快照、虛擬化和其他技術的綜合發展,讓企業每隔 15 分鐘進行一次備份並在同樣的時間內復原任何數據,變得可行。

 

「可用性」將成為主流

以往部署可用性解決方案的成本高企,而且業務應用的數量亦有限,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現時,市面上已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必要程度的保護,讓數據在短時間空間內進行備份。嶄新、高質素的解決方案讓避免數據損失變得更負擔得起和簡單。企業再也不用在更新 IT 預算和數據保護二者中掙扎。「Always-On」如今終於觸手可及。

 

作者:吴孔煜

Veeam 亞洲及日本區系統工程師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