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優先?公平競爭? 業界對科技券計劃成效意見分歧

今年財政預算案不少都有關科技業界,而最為業界關心的「科技券先導計劃」,則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雖然目前未有太多細節,但已有業界憧憬可帶動本地 IT 行業發展,不過亦有人對計劃的成效抱有懷疑,擔心淪為向外國科技公司送禮,未能惠及本地業界。業界均促請政府盡早釐清有關疑問,並廣泛咨詢業界意見。

今年財政預算案不少都有關科技業界,而最為業界關心的「科技券先導計劃」,則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雖然目前未有太多細節,但已有業界憧憬可帶動本地 IT 行業發展,不過亦有人對計劃的成效抱有懷疑,擔心淪為向外國科技公司送禮,未能惠及本地業界。業界均促請政府盡早釐清有關疑問,並廣泛咨詢業界意見。

 

先導計劃為期 3 年、為中小企提供最高 20 萬元資助

香港雖然相當先進,但本地企業採用 IT 系統的比率原來仍然不高,尤其是中小企。不少調查均指香港競爭力似有所下滑跡象,其中創新動力及資金投入不足,令科技創新停滯不前都是削弱香港競爭力原因之一。

很多中小型企業不投資在科技之上是因為欠缺資金,或者並不知道科技帶來的好處,因此財政預算案從「創新及科技基金」撥出約 5 億元推出「科技券先導計劃」,希望透過資助中小企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提高生產力和升級轉型。

「科技券先導計劃」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英國、澳洲和新加坡也有類似計劃,希望科技券能協助中小企提高營運效率。先導計劃為期 3 年,將以配對形式為每間合資格中小企提供最多 20 萬元資助,有消息指配對比例將為 2 比 1,即中小企只需付出 10 萬元就能採購最高 30 萬元的科技服務或方案。

 

李勁華:為何不用稅務優惠形式?

業界普遍均對「科技券先導計劃」持正面態度,但就希望政府能提高其透明度,確保公帑不被濫用。Innopage 創辦人李勁華相信有關計劃對業界總會有得益,不管是作為購買方的中小企,或是賣方的科技公司也一樣。由於目前尚未有太多公布,例如包括哪些產品或服務、怎樣成為認可供應商等,因此較難有評價。

但李勁華擔心有關計劃在實行時會如其他政府資助項目般繁瑣,而且不符合市場方式。例如現在不少 IT 服務都改以月費形式提供服務,如政府資助是一次性就未必能適用在這些月費服務上。而科技券模式也很易變成另一個「持續進修基金」的翻版,導致坊間的 IT 方案變成為了申請資助而度身設計,把價格提高到上限 30 萬元,影響市場價格。

他認為政府如果有心要做,應該用「稅務優惠」形式去做較適合:「用科技券資助,不論是買賣雙方都要填一大堆文件,而且也限定種類和供應商。如果稅務優惠形式去做就簡化很多。政府也是希望中小企用更多科技,賺更多錢後再交多點稅,稅務優惠同樣能提供誘因給中小企,與其交稅倒不如把錢花在 IT 投資上,客觀上有相同效果。」

但他也同意沒有完美的制度,就算用稅務優惠形式去做也一樣難保不會有濫用情況。因此他認為政府應向公眾解釋此計劃的目的是什麼:是為推動中小企用更多科技?還是帶動香港本土科技產業?而且他也不同意只限定購買本地科技:「如果外國科技更好,為何不讓中小企選用?本土科技並非全部都是優秀的。而這也正是認為政府要解釋計劃的真正目的的原因。」

 

李德豪:恐變成對外國品牌進貢的大禮

「科技券先導計劃」在預算案宣讀前已有媒體率先報導,報導中提及有關計劃只適用於大學的科研機構、公營機構如生產力促進局、在科學園或數碼港經營的中小或初創企業,以配對形式購買服務。此舉原意是避免資助被濫用,但就被業界質疑「與民爭利」。

BizCONLINE 公司 CEO 及「首選香港創新科技」主席李德豪表示,在沒有更多資料提供下,表面看來此計劃有點「與民爭利」,看不出如何幫助本地科技公司和提昇全港創新科技發展。「首選香港創新科技」是本地 IT 公司組成的組織,目的是推動香港政府及企業改變首選外國而忽略本地創新科技的慣性採購態度。

若以公營機搆、大學為中間人,慣常評審也極需時,李德豪指香港官僚作風比較保守下,基於「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心理,為了減低風險,相信很大機會又回到今天香港因循苟且的偏坦外國產品、方案的情況。「若科技券以一貫『積極不干預、公平公証』在沒偏坦本地創新科技的前提下,科技券只是變相了的公營機搆、大學研發基金,甚至是對外國品牌進貢的一個大禮,對香港創科界意義不大。」他說。

「若限購了本地自主研發產品,並讓科學園、數碼港或 ICT 官方大賽得獎者豁免審批,直接讓中小企使用、購買,不但能讓更多本地創科企業起飛,更多資源研發加強產品質素,推出國際。另外更重要一點,讓投資者看到香港創科出路,積極投資,整個本地創科生態系統便能正常積極化。」他說。

 

Michael Gazeley:政府帶頭輕視本地科技

Network Box 董事總經理 Michael Gazeley 同樣認為科技券目前未有詳情,在怎樣申請成為供應商、中小企如何申請資助都未知道,因此難評估成效。他批評今年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都向 Startup 傾斜,缺乏對現有的本地科企的支援:「這就像政府鼓勵市民生育,卻完全沒有配套去供書教學!」

Michael Gazeley 表示並非反對支持創業,但他認為如果沒有一個能夠養得起所有人的成熟市場,培育再多的 Startup 也難以有良好的發展。「香港市場很奇怪,美國、日本人都會很支持本土的科技公司,但偏偏香港人完全相反,會寧願花錢用未必更好的外國科技,甚至看輕香港科技!」他說。

預算案亦提到會擴展「公營機構試用計劃」,讓公營機構試用數碼港和科學園的培育公司的研發產品雛型,推動研究成果商品化。Michael Gazeley 對政府在這方面的決心有保留,他指政府部門傾向保守,不願意試用沒有往績的科技,有關計劃未必能有效執行,而且也對非數碼港或科學園培育公司的科企也不公平。

「資助的金錢來自稅金,納稅人的錢應該幫助回香港人身上。當香港的科技公司得到發展,本土市場成熟後,本土科技公司賺到錢也會交稅,稅金又可以回饋社會,用來幫助更多的香港公司。我遇過有政府官員口吻是完全輕視香港科技,如果連香港政府也帶頭看輕本地技術,又如何能發展香港的科技品牌,加強外銷能力?」他說。

 

莫乃光:在不違反公平原則下盡量惠及業界

香港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對預算案推出「科技券先導計劃」表示歡迎,他和業界已爭取多年,樂見終有措施出爐,期待科技券推出能刺激本地需求。他表示科技券並非新概念,自04年在荷蘭首次出現以來已在歐洲多國實行,是傳統資助以外的重要政策之一,類似模式亦已在如新加坡和台灣等多個亞洲國家採用。

他認為預算案比《施政報告》更「落地」、更實際,因《施政報告》的多項措施還需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但「科技券先導計劃」從現有的「創新及科技基金」中撥出,相信能更快推出惠及中小企業。但業界反應普遍關注審批程序效率、可購買的服務範圍、項目時限和作為服務提供者的條件,是否必須為政府研發中心等相關機構。

莫乃光表示會繼續向政府跟進計劃詳情,希望更廣泛的科技企業能夠參與,將繼續向政府爭取把科技券開放給香港 IT 中小企參與提供方案及服務,冀能讓本地IT企業直接受惠。他亦希望除協助企業採購本地科技產品,政府作為最大的資訊科技用家,應帶頭採用本地資訊科技產品及服務。

至於科技券是否應限定使用本地科技,莫乃光則持保留意見:「限定只能採用本地公司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真的是外國技術更好,不讓中小企採購也違反提高競爭力的初衷。而且如果有香港公司代理外國方案,這又是否算香港公司?我會繼續跟政府研究如何在不違反公平原則下,也能惠及到本地業界。」

 

總結:推出前應更多咨詢業界意見

綜合業界不同意見,大多數都認為「科技券先導計劃」是正面的,由於目前未有任何具體詳情,因此仍在等待政府透露更多。業界對「科技券」的分歧主要在於是否需要「本地優先」,而這需要看財政司推出有關計劃的初衷,是要推動中小企科技應用,還是支持科技業界(當然也可以是全部)。

「科技券」另一疑問是會否過於複雜繁瑣,這除了影響中小企的申請意欲外,過份嚴格的要求亦很易令真正需要援助的中小企卻步,畢竟往往只有具一定規模的企業有人手處理複雜申請程序,而程序也會拖長取得資助時間,或許稅務優惠是更值得考慮的方式。

同時「科技券」適用範圍也要考慮,目前已知計劃不適用電腦硬件採購,但今天的科技往往是軟硬件結合,以大趨勢的物聯網為例就不可能不採購硬件裝置。計劃出發點似要鼓勵採用 POS、CRM 等商務軟件,但其實資訊保安方案一類沒法創造收入的方案往往被忽視,在研究計劃成效時如果只以收入來衡量亦很易偏頗。

「科技券」細節要考慮的地方不少,希望政府在推出前能更多咨詢業界意見。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