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盡 IT 人 – 4.0】協調各方助衝上雲霄 機管局首席資訊主管卞家振

根據香港國際機場的資料顯示,於 2015 年,機場處理了超過 40 萬架次飛機起降量,每天繁忙時段中,每小時都需要處理 68 架次航班。如何確保如此繁忙及複雜的機場運作暢順無誤?資訊科技當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筆者今次專訪了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資訊主管卞家振(Andy Bien),了解香港機場的 IT 運作。

根據香港國際機場的資料顯示,於 2015 年,機場處理了超過 40 萬架次飛機起降量,每天繁忙時段中,每小時都需要處理 68 架次航班。如何確保如此繁忙及複雜的機場運作暢順無誤?資訊科技當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筆者今次專訪了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資訊主管卞家振(Andy Bien),了解香港機場的 IT 運作。

 

港人一向熱愛旅行,不知道大家每次在機場出發時可有留意每個細節:航班升降次序、辦理登記、行李運送等是由哪個機構或部門負責?是航空公司、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抑或是民航處?他們又是如何協作的呢?

 

分工明確、保障高效優質

抵達世界各地,令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就是當地機場。在機場的感受如何,彷彿代表着你是否受當地歡迎。雖然筆者踏足過世界各地不少機場,但對香港機場情有獨鍾。除了是因為「情意結」外,我幾乎沒有在香港機場碰到過飛機誤點的情況,由過關到登記閘口或反之,通常也只在 30 分鐘內完成,十分有效率及順暢。

這種高效及優質並存的運作,講求的是機場內航空公司、機管局以及民航處等各個部門及機構之間的明確分工及協調。

Andy 介紹香港機場運作的大致分工如下:飛機在天空上的時候由航空公司負責;天空上的空管以至飛機降落的先後次序就是由民航處負責;而從飛機着陸跑道那刻開始,其位置編排以至整個機場運作,就轉由機管局負責。此三方的無間合作,說來簡單,但執行起來遠比你想象中的複雜!

 

機場如「生態系統」 講求緊密協作

Andy 將機場比喻為一個「生態系統」,機管局員工共 1,000 多人,但整個機場郤需要共 7 萬多人之間不停協作,工作才能保持運作無間。而機管局在此扮演的角色就是管理整個機場生態, IT 則是推動各個環節有效協調運行的齒輪。

「管理是一門艱深的學問,管理整個機場生態更是。無論安排飛機或是協助乘客,都需要共同協作,中間經過不同人、不同工種、不同機構,而機管局的角色就是在整個過程中作有效連繫,令供應鏈不停有效及可靠地運作。IT 部門就是這背後的支柱。」

 

IT 並非只有技術

Andy 先後於加拿大皇后大學及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留學,亦曾於諸如萬事達卡、新世界電訊、香港空運貨站等多間大企業擔任管理層或 IT 主管。

2002 年 Andy 遠赴沙地阿拉伯聖城麥加為朝聖鐵道作工程諮詢顧問,一年內不停穿梭沙地阿拉伯及香港。從技術到營運管理上都頗有經驗的他,認為不少人容易對 IT 上的管理和技術工作產生混淆。

Andy 解釋,用行內話來形容,機管局既是 IT 技術的 User(用家),亦是 Vendor(供應商):「很多人會簡單理解『IT 就是 IT』,但當中包含了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這兩方面雖然都有 IT 成分,但著重的層面不同。作為 Vendor,你會以技術為主,需要考慮如何高效地創造產品,從而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及提升效率,而作為 User,你就會在技術應用和管理上有很多考量。」

除此之外,現時很多普通人,甚至 IT 人都會對這行業存有誤解。Andy 勸勉年輕人入行前應該多做資料搜集:「不要將做 IT 當成做醫生、做銀行,以上行業的職能比較明確,但 IT 存有很多可能性。如果你把 IT 當成傳統工作,就有可能出現錯配。」

 

後記:給年輕 IT 人的話

Andy 在學生時代亦曾非常投入地與同學創業,經營了大約 7 年。他分享自己從中吸收的經驗,勸勉創業者要注意兩方面:

一)留意團隊成員們的專長以及如何配合,例如:營運一間 IT 公司不能只有 IT 專才,一間公司中成員的技能分配應要平衡,包括技術、營商及設計專才等。
二)嘗試以自己原創的產品而非單純以接工程去支撐公司營運,確保業務持續發展。

Andy 表示,雖然當時對創業充滿熱誠,亦能洞悉未來的技術走向,但若不明白以上兩點的重要性,對公司持續發展將會造成障礙。創業雖然不易,但從經歷中掌握的寶貴經驗,確實難能可貴。。

他寄語年輕 IT 人:「無論創業或者做 IT,都應長期保持好奇心、熱忱,以及膽量去作新嘗試。當你投入的時候,你就不會怕辛苦,亦不會計較太多,那才有機會成功。」

 

 

作者:Ping Wong 王嘉屏

連續創業者,從事資訊科技及通訊業超過十五年,專責業務發展及市場推廣,現為香港科技初創企業- EVENTION 行政總裁、香港互聯網協會總監及創業小組招集人、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亦為多間傳媒機構的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