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難以預料,但企業如做好災難復原(Disaster Recovery)準備的話就能夠迅速應變,並且將損失減到最低。不過,由於普遍中小企未必有足夠資源,因此利用雲端方式建立災備系統成為新潮流。
Unwire 與 IBM SoftLayer 於 12 月 11 日合辦的「為商業數據買保險:中央化雲端備份及災難復原」研討會已完滿結束,會上邀請到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數據備份方案及災備趨勢,以及如何將災難復原雲端化等實戰經驗分享。
企業對災難回復重視度提高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高級顧問梁兆昌講述了幾個近年發生的事故來說明數據備份和災難復原的重要性。
第一個事故是美國 9.11 恐怖襲擊,事件對企業災難復原和業務連續性是一個重要轉捩點。該次事件中,很多機構喪失了大量財產、員工和數據資料。對於受影響的企業而言,災難復原的設計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有企業在設計災難復原方案的時候並未考慮到遍及整個曼哈頓金融區如此大範圍的影響。
部份企業設置於同區的後備數據中心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事後有統計指出一些災難復原做得不足的機構,有超過 80% 在 9.11 事件後不足一年就結業,最大原因是業務上的資料數據盡失。
企業數據威脅增,資料保護成關鍵
第二則是 Sony 影視娛樂公司被黑客入侵,公司的機密資料如員工資料、來往電郵、管理層薪金和未上映的電影檔案全部被偷走並披露在互聯網上。黑客更發出恐怖威脅,企圖阻止一套劇情為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電影上映。事件突顯企業數據保護的重要性。
第三則是勒索軟體(Ransomware)的威脅。勒索軟體攻擊日益嚴重,黑客藉著系統漏洞安裝勒索軟體,然後利用加密的方法將用戶電腦內的所有數據資料加密。當用戶發現不能存取資料的時候,就會通知用戶要繳交贖款才可以得到解密的方法。
這類型的攻擊對一般用戶非常有效。因為用戶對數據保護不足並且沒有做資料備份。若資料對用戶非常重要,就只能不情願地繳交贖款。勒索軟體攻擊有越趨嚴重的蹟象。不單在個人電腦上出現,而且還會攻擊 NAS 和智能電話。
雲端服務非常適合用作災難復原方案
IBM SoftLayer 大中華區全球資訊科技服務部雲運算高級技術顧問梁新霖,介紹了 SoftLayer 雲端服務的產品和不同的選項,可配合客戶不同的需要。
另外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傳統式備份的限制。一直以來企業都會使用磁帶來做備份,磁帶容易受到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影響;不同世代的磁帶兼容問題也需要留意;在運送磁帶和儲存方面也要請專門的公司負責。而在資料回復的時候,需要一定時間才可以存取磁帶,所以磁帶管理和應用方面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雲端備份服務有何優勢?
利用 SoftLayer 雲端服務做備份最大的好處是彈性大,按需求用量分配資源,無需預先投入大量資金購買硬件。第二是可以減少對磁帶進行備份或回復的依賴。例如一般死機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線上的副本即時進行資料回復。而線下的磁帶備份就用作災難復原之用。
傳統的災難復原方案一般會增設另一個數據備份中心,使用的硬件設備上與主數據中心相約或遜一籌。而這些硬件設備平時不會作日常營運使用,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例如壞機、更新、軟件版本不同和設定不同等等的問題出現。
而使用 SoftLayer 雲端服務來做災難復原的優勢是大幅減少投入的資金。採用虛擬化技術提高企業靈活度和 IT 效率。如果企業有些舊系統不支持虛擬化技術,SoftLayer 亦有提供裸機伺服器以供選擇。此外企業可以直接使用 Data replication 到雲端服務供應商,減少了複雜的磁帶數據運送和管理。
靈活運用不同技術 加快備份速度
TechNet 首席顧問 William Lok,在會上亦分享了目前多元化的備份技術和實際應用技巧。在這個信息數據年代,企業需要處理的數據種類繁多。當數據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意味著企業要以相同的備份時間來處理龐大數據量,還真是個大挑戰。
因此企業在數據備份設施上也有相當的花費。再不像以前用普通的磁帶機做備份就可以了。為了加快備份的速度,使用上 SAN storage 或者 de-duplication 技術去應付。而近年虛擬化的出現做就了 Image based 備份、Replication 和精細回復技術(Granular recovery)。
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備份的數據能否成功做資料回復。因為備份出來的資料未必和預期的一樣。所以定期測試資料回復是有需要的。最後請大家緊記備份的黃金法則 3-2-1,3 個備份資料,存放於 2 種不同的儲存媒體和 1 個離線的備份。
技術人員應多與管理層溝通
Net Consultants 銷售主管曾憲佳,則分享了 IT 技術人員應如何與管理層溝通,使他們理解災難復原的必要性。他指出企業要制定出完善的災難復原方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管理層的大力支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和投入相應的資源才可成事。
利用雲端服務來做災難復原方案,可以減省購買硬件設備和租用數據中心的成本。除此之外坊間有很多不同的工具簡化了 Replication to cloud 的運作,大幅降低了災難復原的門檻。對一般中小企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