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業太保守 WageCan:香港更適合 FinTech 發展

相較於傳統真實貨幣,Bitcoin 總是被視為「風險」,但它卻在金融科技領域裡備受曯目。Unwire.pro 最近在台灣專訪了當地的 Bitcoin 初創公司 WageCan,探討一下加密虛擬貨幣在香港、台灣和美國的發展趨勢,還有 Bitcoin 初創公司發展的瓶頸所在。

相較於傳統真實貨幣,Bitcoin 總是被視為「風險」,但它卻在金融科技領域裡備受曯目。Unwire.pro 最近在台灣專訪了當地的 Bitcoin 初創公司 WageCan,探討一下加密虛擬貨幣在香港、台灣和美國的發展趨勢,還有 Bitcoin 初創公司發展的瓶頸所在。

WageCan 創辦人胡晉豪(左)和楊峻武。

 

Bitcoin 總是被視為「風險」

Bitcoin 這種加密虛擬貨幣一直被各種負面新聞纏繞,但其創新思維卻受到肯定,發明者中本聰最近被經濟和金融學界提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令這款最知名的加密虛擬貨幣再受認同。

相較於傳統真實貨幣,Bitcoin 總是被視為「風險」,並不受部分國家歡迎,甚至列為非法。到底這種加密虛擬貨幣要如何才能獲得認同?要讓它獲消費者認同又需要什麼?

香港在 Bitcoin 的接受度上是高的,也不是非法的金融產品,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已多次提醒香港人「要小心虛擬貨幣」。由於並不受到監管,因此若出了意外就難受到保障,再加上近年多宗 Bitcoin 投資騙案出現,因此不少人都對它有戒心。

其實在台灣情況也比較保守,在 11 月底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曾銘宗,就公開宣稱「比特幣(Bitcoin)在台灣不是合法的支付工具」,再次讓台灣 FinTech 初創企業對前景不樂觀。

 

台灣 Bitcoin 初創公司轉型扣帳卡服務

Unwire.pro 早前拜訪了台灣 Bitcoin 初創公司 WageCan,跟創辦人胡晉豪(Franky)和楊峻武(Rovers)做了專訪,看一下亞洲初創公司怎看 Bitcoin 初創前景。

WageCan 是近年其中一家專做 Bitcoin 方案的初創公司,團隊全由台灣人組成,提供的主要是扣帳卡(Debit Card)服務。在幾乎人人都能成功申請信用卡的今日,扣帳卡的確比較少人提起,但作為傳統非現金支付工具仍有不少捧場客。

胡晉豪笑言,最早他們的業務並非扣帳卡,而是單純的 Bitcoin 挖掘及交易平台業務。但由於市場上太多類似的對手,反而看到市場對 Bitcoin 電子錢包、跨境支付、儲存服務有需求,因此就逐漸修改到今天的方向,在今年在 iOS 和 Android 平台推出了 WageCan 應用程式。

 

Paypal 交易成本貴、Bitcoin 跨境匯款有市場

隨著愈來愈多地方有機會利用 Bitcoin 來交易,其獨特性讓它在跨境交易時有更有優勢。胡晉豪舉例現在的自由工作者可以在家中接收工作訂單,以前在台灣(或香港)跟美國公司交易,因為沒有當地的銀行戶口,因此可能得靠 Paypal 等少數渠道來收取貨款,而現在則可用 Bitcoin 來完成。

雖說 Bitcoin 不是正式貨幣,但作為匯款工具卻相當勝任。即使是外幣戶口也不能輕易轉帳到外國,中間會有很多手續和收費,但如果用 Bitcoin 的話,Bitcoin 戶口其實只在網絡上,在哪個國家都沒有分別。支付者只需從網上買 Bitcoin 再打到收款人的 Bitcoin 戶口,對方在海外也能即時收到,這種便捷是傳統方式很難實現的。

「但是 Paypal 的交易成本其實很貴,要 5 – 6% 手續費,如果遇上匯率差異時,一個工作的報酬可能會少了一截!如果是用傳統支票則要等太長的郵寄時間,因此透過 Bitcoin 來匯款就愈來愈盛行。」胡晉豪說。而香港也有類似的平台 Bitspark,做的正是讓外籍傭工用 Bitcoin 匯款回家鄉的業務。

 

跟 MasterCard 合作解決使用體驗難題

那收到 Bitcoin,下一步當然是拿來消費。但問題來了,雖然現在已開始有商戶願意接受 Bitcoin 來交易,但大多數的一般商戶依然不接受。正如美金不能直接在香港用,那兌換成港幣就好。既然不能直接用 Bitcoin 消費,那換回當地貨幣就好,但問題是這兌換過程需時,也不方便。

以香港的情況,雖然坊間也有提供 24 小時提款功能的 Bitcoin 櫃員機,但由於櫃員機數量太少,地點也不方便,實際操作起來時並不便利。而 WageCan 正是循這方向切入提供服務,方式就是前面提過的扣帳卡。扣帳卡內是兩個戶口,一個是 WageCan 的 Bitcoin 儲蓄戶口,另一個則是美元結算的扣帳卡戶口。

而這張扣帳卡是跟 MasterCard 合作的,換言之,任何一間支援 MasterCard 的商戶,都能用 WageCan 的扣帳卡消費;也能在任何一台支援 MasterCard 的櫃員機,使用 WageCan 的扣帳卡提款。這一點就遠遠勝過目前大多數的方案,畢竟「方便性」永遠是一種支付方式成功的最大關鍵。

 

一卡通行全美、扣帳卡實驗零現金跨省旅行

到底有多方便?就是真的「一卡通行」全美國。為了驗證 WageCan 扣帳卡的方便性,WageCan 今年 4 月做了一個實驗,找來一個四口的美國家庭,全程零現金,只利用 WageCan 扣帳卡的 Bitcoin 消費,由費城坐巴士回到德克薩斯州老家。

實驗當然成功了,也有一連串的遊記報導。扣帳卡跟信用卡的不同,只在於它並非負債消費,必須內有現金才能使用,但實際在商店使用時兩者並沒分別。旅程中不論是吃飯、加油都能使用扣帳卡,變相在旅程中也是全程使用 Bitcoin。

說是變相,是因為實際結算是美金,而過程中其實是把 WageCan 電子錢包裡的 Bitcoin,兌換回美金再充值到扣帳卡裡消費。而缺點是這個兌換過程仍有時差,即一個銀行工作天,要是在旅途中忘了兌換美金充值,過程中就只能看著戶口中的 Bitcoin 輕嘆,實屬美中不足。

 

非年費月費模式、盈利純靠兌換率差價

話雖如此,但 WageCan 其實已比目前大多數的 Bitcoin 方案來得方便了。WageCan 同時提供虛擬卡和實體卡兩種選項,畢竟有些人真的不需要實體卡,只要可以上網消費就好,這只需利用手機程式開戶就可以。若要申請實體卡也不複雜,由於並非信用卡,不需審批信用額,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也可申請。

而扣帳卡也不像傳統金融機構般有各種限制,一個人最多可以申請 5 張,戶口金額上限為 5 萬美元,足夠普通人的使用金額。而且 WageCan 也不像信用卡般有年費、月費的收費,亦不會有「碌卡加 3%」的現象(其實這 3% 其實是信用卡公司向商店收取的,但商戶轉嫁它到消費者身上)。

什麼都不收費,那盈利模式在哪?「由 Bitcoin 到美金兌換中間的差價。」胡晉豪表示,由於是跟 MasterCard 合作,因此「MasterCard 要收費的也會收」,換言之其實 MasterCard 應該也會向商戶收取每筆交易的服務費,而 WageCan 本身則不會收取任何服務費。

據實際使用者回饋的評價也非常推薦,沒有因為收費便宜而提供較差的服務,客戶服務回覆速度非常迅速,幾乎可以在 6 個小時內,甚至最快在 10 分鐘內收到問題的回覆。而另一特點是,兌換時的匯率是按選擇加值當時的兌換率,而不是實際轉帳時的兌換率,因此消費者也更易掌控匯率,不致有額外支出。

 

台灣銀行太保守、香港反而更有空間

如果說 WageCan 跟其他同類的 Bitcoin 方案的最大分別,應要數它成功跟 MasterCard 合作,從而讓使用體驗跟傳統金融卡非常近似,大為減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問到如何跟 MasterCard 拉上關係,胡晉豪表示是跟香港一家銀行合作的,由該銀行負責發卡,WageCan 則集中做 Bitcoin 相關的技術。為何不跟台灣當地銀行合作,反而要取道香港?「因為台灣銀行太保守了!」他說。

「一提到是做 Bitcoin 相關業務,所有台灣銀行都立即抗拒,認為是風險,而不是新的業務機會。對台灣銀行業來說,任何新事物都感到抗拒,寧願一切不變,因為他們什麼也不做也已經在賺錢。」

「金融科技其實是跟傳統銀行業務打對台,甚至是搶他們的生意,因此很多台灣本地的銀行都對 FinTech 很有保留。另一方面,政府在金融科技相關的法規也朝令夕改,令發展 FinTech 的初創公司很為難。」他說。

 

總結:美國監管更嚴、香港相對較寬鬆

WageCan 在台灣銀行多次碰壁後最終轉求海外市場,結果找上一家香港不太知名的銀行合作為他們發卡。作為一家台灣初創公司,無法好好經營台灣市場確實是一個遺憾,但胡晉豪表示眼光要放在較開放的市場,而美國就在 Bitcoin 領域上相當成熟。

那會考慮乾脆搬到美國去嗎?胡晉豪坦言沒有這計劃,一來本身整支團隊都是台灣人,R&D 研發也在台灣,很難說搬就搬。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金融法規其實更加嚴格,如果搬到美國去就要遵守當地法律,這對 WageCan 而言也相當吃力。

由於最後成為合作的是一家香港銀行,會否考慮搬來香港?胡晉豪表示已經在香港登記公司,亦有計畫進駐香港科技園。最近他們更來了一轉香港,參加香港科技園舉行的 Citi Mobile Challenge,成功晉身決賽 18 強。

香港近年不少人都說,因為金融法規監管太緊,導致很難讓 FinTech 公司發揮,但原來這只是香港人自己的想法。香港發展 FinTech 絕非真的那麼不可能,從外人眼中其實很有空間,所以不要太妄自菲薄。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