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 ICT 業界盛事「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得獎名單已經出爐,這個鼓勵業界在過去一年成績的頒獎禮向來是新聞媒體焦點。不過今年榮獲「最佳創新大獎」的 MAD Glass,卻被指是抄襲 Google Glass 而成為眾矢之的。到底這個創新大獎是否名副其實?unwire.pro 特意專訪了開發者創龍企業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創辦人鄭文輝,聽一下他們背後的真實創新故事。
一切由 AR技術談起
自從頒獎禮後數天,鄭文輝苦笑表示「日日都有記者找他」,他認為大眾對他們的努力成果有很大誤解,只是看到產品表面就批評他們抄襲,並不知道MAD Glass只是他們整個計劃的一小部分而已。「山寨是怎樣定義?把人家的產品拆掉研究再用低成本複製!但是MAD Glass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如我們只用平價搶生意,直接發售已經可以賺錢,何必參賽還要給人罵?」他說。
要談 MAD Glass根本不應從這副眼鏡開始談起,而是從公司過去一直做 AR 擴張實景技術開始。「MAD Glass並非一件獨立產品,它背後其實是為了協助加強 AR 技術普及而推出,換言之實際創新的根本不是『智能眼鏡』,而是整個背後的 AR 應用生態。」他說。
創龍其實是一家開發 AR 應用的解決方案公司,過去幾年他們看到市場有很多問題,就是空有技術缺乏如何善用、變得生活化的方法:「AR 技術雖然已經推出多年,但很多人只覺得有趣而已。結果雖然很多產品推出但是沒能真正令技術變得生活化。」
創龍企業解決方案憑 MAD Glass 奪得今年的 ICT Awards 「企業創新獎」。
讓空有概念的技術著地
創龍的目標就是讓 AR 技術真正「著地」。「有新技術卻不知怎樣善用,最終只會浪費了它。我們一直致力讓更多客戶了解 AR的可能性,令其成為增強競爭力的技術。」他說。
這狀況由他們一個舊客戶故事可以體現。「他們是一家教育出版社,在我推銷時他這樣告訴我:『連 National Geographic 也出過呀,但最後也失敗了。連他們也不成功,為何你可以?』但當時我反駁他, National Geographic不得其法才會失敗,如果他們第一個成功就會是贏家!」。
創龍讓這家出版社活用AR技術,結合互動和教學元素,透過AR看到的不只是視覺特效,而是背後的電子學習教材,成功讓他們的教材變成互動學習教材,家長亦更樂意讓小朋友跟著學習,絕非只是噱頭。
創龍企業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創辦人鄭文輝
降低 AR 開發門檻加速普及化
鄭文輝認為,除了缺乏真正有意義的應用外,開發成本太高、時間太長,也導致很多機構不樂意研究如何善用 AR 技術,有礙技術普及發展之餘,在缺乏應用作為支持,自然更難讓市場接受 AR 技術。因此他們下一步就是把 AR 應用開發自動化,以降低成本和時間。
這個問題的答案便是「自動 AR+ 快速生成平台」。鄭文輝表示,過往 AR 製作都是人手進行,就算是再簡單的製作也要用上幾天。但透過該平台就能像玩 Facebook 般,簡單快速製作 AR 應用程式。自動 AR+ 快速生成平台使用簡單,就算沒有開發經驗都能上手,而且平台還免費開放使用。任何公司都可以自行製作 AR 程式,再自動上傳到 MAD Glass 開設的 App Store。
透過這平台可大為節省 AR 應用的開發成本,解決了入場門檻太高的問題,這就能增加 AR 應用的供應。「就算我們的眼鏡做到很便宜又如何?如果沒有應用程式的配合,那跟買一件電子垃圾有何分別?因此在我眼中 MAD Glass 從來不是重心,只是我們整個 AR 應用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而已。」他說。
MAD Glass 只是戰略的一小部分
終於又回到「智能眼鏡」這關鍵字上。事實上就算使用手機、平板,同樣也能顯示AR擴張實景,只是每次都要舉起手機才能看到,這會影響用家體驗。因此鄭文輝認為智能眼鏡對AR普及有關鍵作用,但強調 MAD Glass 只是他們整個戰略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部。
他以倉務物流為例,只要工作人員戴上智能眼鏡,就能看到指示應該去哪個部分找出指定貨品,AR 技術會彈出提示,如果要靠舉起手機來尋找,可能比傳統方式還要慢。
鄭文輝認為 MAD Glass 跟 Google Glass 最大的不同之處絕非價錢差異,而是出發點不同。要建立創龍眼中的 AR 應用生態圈,就必須結合前線硬件、背後的應用市場,還有支援應用簡易開發的環境,三者缺一不可。Google Glass 只是概念產品,Google造出來後才去研究可以用來做什麼,但 MAD Glass 卻從開始為了完成在 AR 應用生態環境的最後拼圖。「如果因為大家都因為這款智能眼鏡認定 MAD Glass 是抄襲,這對過去三年來 100 多位員工付出的努力很不公平。」他說。
鄭文輝手上拿著 MAD Glass 智能眼鏡及 ICT Awards 的「企業創新獎」。
解決連 Google也解不開的難題
「那你有沒有覺得 MAD Glass 是受到 Google Glass 啟發才會誕生?」筆者單刀直入的問。鄭文輝坦言一定有,但絕對不是在抄襲。事實上,自從 Google 推出智能眼鏡後,如: SONY、Epson都有嘗試開發這個市場,不能因為 MAD Glass 做得更平就認定它是山寨貨。
舉個例子,Google Glass 一直面對著重量和續航力問題,但 MAD Glass 的設計就大大減輕了產品重量和厚度。另外,Google 也未能解決智能眼鏡應用不足的問題,MAD Glass 卻可以透過自動 AR+ 快速生成平台來改善。換言之,MAD Glass 根本不是在山寨,而是協助解決連 Google 也未能解決的問題。
鄭文輝指出 MAD Glass 過去幾年已投資了超過 $1,000 萬元研發,並非「拆散 Google Glass 照著抄」。「如果我要搞山寨一開始就回去中國做,不用留在香港了」他說。
創新並不限於技術、還有想法
那他怎樣看「創新」這回事?「第一個想出來的當然是創新,但這只是產品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創新也可以包括想法上,用創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同樣是一種創新。創龍正正想用創新的方法解決 AR 和智能眼鏡未能廣泛應用的問題,這樣同樣也是一種創新。」他說。
舉個例子,在 iPhone 出現前就已經有 Palm 和 Windows Mobile,iPhone 絕非第一款智能手機,但今天大家卻歌頌 Apple 的「創新」而不是「搞山寨」。為什麼?正是因為 iPhone 改革了智能手機的概念。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今天我們會讚賞更節能的 LED 燈是創新。你不能因為不是第一個做,就認為不是在創新。開發者背後用過多少時間研發,改善了多少問題,不是單憑產品外型就可以知道。」鄭文輝無奈表示他參加的也不是「產品創新獎」而是最佳創新獎中的「企業創新獎」組別,他希望大家能夠留意他們公司怎樣用創新的業務方式來解決面前的問題,而不是聚焦在產品設計上。
正是因為艱難才有做的價值
對於本來應該高興的得獎,卻變成莫名其妙的指控,鄭文輝苦笑著表示無奈。他認為大家太在意有指產品「比 Google Glass 便宜一半」,讓焦點離開了他們的努力成果,而這種思維反而有礙真正的創新。「你試想想,連 Google 都已經放棄,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沒有去做的事,反而是香港人去繼續堅持嘗試,這難道不該支持?」
「那有沒有後悔研究 MAD Glass?」筆者又直接了當的問。鄭文輝斷言沒有。那正是因為他自信已看到這個由 AR 技術到智能眼鏡結合的生態環境的價值。「正是因為艱難,才有嘗試去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