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面世後風靡全球的 ChatGPT,迅即引起不少爭議。這個無所不曉的 AI 聊天機械人,由撰寫編程語言到吟詩作對、寫論文都能一一駕馭,學術界擔心學生借它寫論文來魚目混珠,新聞界及工程界也擔心 ChatGPT 將取代人類,成為記者及程式員,上月就有外國媒體《CNET》承認旗下的「CNET Money」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撰寫文章,就連律師專業也有被取代風險,人心惶惶。
今次訪問了兩間以 AI 協助創作的本地初創,聆聽他們的想法,到底 AI 出現會否危及從事創作的人,兩者異口同聲表示仍言之尚早。
當時裝踫上科技
時裝設計跟 IT 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理工大學教授黃偉強卻一人涉獵兩大範疇,「我本科是讀時裝設計,未入理大教書前,也在時裝行業工作了幾年,但其實一直對電腦很有興趣,所以後來讀 PhD 時就選了 AI,當年仍未正式叫人工智能的,讀的內容也是圍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s)及快思邏輯(fuzzy logic)等原理,初心純粹是想用科技應用到時裝行業,從沒預料到 AI 會在這幾年突然爆發。」
大約三、四年前,黃偉強開始構思在時裝設計流程上引入 AI,「外行人未必知道,整個時裝設計過程是極為人力密集的煩瑣工作,傳統做法是品牌設計師要做下一季設計時,先會擬定一個靈感板(mood board),內裡有一些抽象圖案、顏色配搭、印花圖案及初步草圖,依據這些素材進行設計,然後不斷修改直至滿意為止,中間每個階段的修改,短則四至五星期,長則兩至三個月,可以想像經過幾個周期的修改後,已花費了很多時間及人力物力。如果有 AI 幫助,透過學習大量過往時裝作品模仿人的想法,或可在短時間依據靈感板生成不同設計,讓設計師從中挑選,這正是『AI 時裝設計助理(AiDA)』的雛型。」
「AI 只是為設計師提供靈感」
當時他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交流此想法時,對方也認為值得一試,踫巧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推出 InnoHK 平台,撥款給本地大學進行科研,黃偉強於是聯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一齊申請,結果成功獲批並成立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
「如果沒有這筆錢,相信很難開始這項研究,因為市場上根本沒有這個系統,差不多要由零開始開發。起初也想過用生成對抗網絡(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但發覺在時裝上根本不可行,因為 GAN 雖然強勁,但卻只可以模擬設計,既沒有原創性,設計師也不能參與其中,AiDA 一直強調是設計師主導設計,AI 的角色只是加快設計時間及為設計師提供靈感,從這個方向出發,就得花時間去重新寫過全新的系統。」
結果花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去年年初 AiDA 的測試版終於誕生,即時交到 6 位來自本地、韓國、澳洲、上海的時裝設計師試用,收集他們的意見後再改良,「他們的意見十分寶貴,始終要人落手落腳做,才知道問題所在。不過整體來說,他們覺得用了 AiDA 後,設計周期可以縮短超過一半,最鼓舞的地方,是韓國設計師使用時,其中一個由 AiDA 提供的設計激發了他的靈感,結果他將互不相干的物料,做出了全新的層次效果,該作品更在去年 9 月紐約時裝周面世;他說如果不是有 AiDA,根本沒可能想到這個嶄新效果,他的反饋令我們明白,AiDA 沒有走錯方向。」
黃偉強坦言,從這個設計師的例子,明顯見到 AI 並沒有剝奪人思考的過程,「AI 有點像助手,你輸入所有靈感板的資料,它就給你幾十個甚至幾千個設計建議,設計師再從中微調及改動,主導設計的仍是設計師。在時裝設計行業,我覺得 AI 永遠也不能取替真人,它只能根據以往數據分析,但卻難以理解當代文化及潮流,因此怎樣也無法創造出滿足潮流的新作品,只有人先可以詮釋時尚,即使科技如何發達,相信這點永不改變。」
懂得「咪咀」的 AI 虛擬人物
既然時裝設計難用 AI 取代,拍戲又如何呢?2019 年成立的 Pantheon Lab,一直想利用 AI 自動生成影片,行政總裁劉劍鋒(Ivan)說是見到市場痛點,「品牌要推廣自家產品,可能會搵代言人,但由選角到拍攝,怎說也要幾個月製作時間。我們用 AI 生成的虛擬人物,既不用支付昂貴的代言費,也毋須龐大的廣告製作預算,而且幾小時已能完成推廣短片,對於沒有太多資源的公司,可說是經濟實惠的方案。」
當然品牌找真人代言,無非是「夠真」,Ivan 說他們投放了大量資源,去令虛擬人物貼近真實,「我們採用的是 GAN,讓 AI 學習了成千上萬個真人樣貌,再從中生成接近人類的樣子,再教導 AI 學習真人的肢體動作,務求做到似足真人;而且虛擬人物能夠根據既定條件,包括年齡、性別、樣貌要求等來打造,務求令它能百分百切合品牌代言人的角色需要。我們一直謹守的底線,是每次生成新的虛擬人物,都會篩查清楚有否跟明星或其他人『撞樣』,以防出現侵權問題。」
成立至今,Pantheon Lab 已經成功為大量本地及海外品牌設計虛擬人物,生意不俗的背後原因,來自他們一個「殺手鐧」,「我們開發了一套系統,客人只要給我們一篇稿,就可以由文字轉為影片,由虛擬人物『夾咀型』讀出,感覺像是找來真人拍片一樣,但所花的時間及成本遠低於真實拍片,結果吸引到上市公司以此方法,製作公司及財務年報的簡介短片。後來甚至有外國製作公司傳來電郵,說兩星期後開拍的劇本仍未找到主角,問我們可否幫到他們,結果真的用虛擬人物拍完,其實由代言、客服、演員,甚至是擔任老師拍攝教材短片,虛擬人物也可以勝任,可以應用的場景十分多。」
不過即使虛擬人物像是無所不能,Ivan 認為要取代人類仍不太可能,「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覺得有了 Photoshop 後,是否就不需要設計師?答案肯定是否定的,AI 就像是 Photoshop 一樣,只是一種工具,可以輔助人類減省程序,讓人有更多時間專注於創作。創意是難以用 AI 代替的,常在新聞中聽說有人用 AI 來作曲及寫劇本,就算出來的作品合乎技術規格,但中間欠的就是情感。可能有人認為我們用虛擬人物可以拍戲,那就不需要演員,其實不然,AI 就算如何像真,也始終不懂得演戲,虛擬人物或可為演員演出高難度或危險動作,保障他的安全,但真正情感發揮時仍是要靠真人來演。」
撰文:張靜康
編輯: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