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同行 (廿九) :企業應用 AI 成大趨勢

經濟學人智庫(EIU)在疫情肆虐的2月至3,訪問了全球300多位金融業管理層職務遍及營銷、資訊科技、客戶服務及財務等,近八成受訪者指出,懂得發揮人工智能(AI)的價值,是區分勝負的關鍵。

這和金管局去年底就香港銀行業應用AI的研究不謀而合。調查在2019年第三季向銀行、業內組織及金融科技公司進行,接近九成受訪零售銀行表示已經或計劃採用AI經營業務。

現時AI應用相當普及,例如銀行會以AI分析客戶特質,然後度身訂造財富管理,或者以客戶資料確認遠程登入的客戶身份,也可用AI「察看」支票字體,並以歷史數據製成預測模型,為個人和中小企客戶作風險評估。羅兵咸永道(PwC)在研究過全球300宗個案後,預計AI能於2030年貢獻全球達15萬億美元經濟效益。

銀行業對AI 存疑

不過,不少本地銀行對採用AI仍存有疑慮,指它的「黑箱思維」數學模型得的結果難以理解,因為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與今天事事講求透明和互信的做法相違背。同時,個人私隱問題也令人擔憂。私隱專員去年為香港律師會會刊撰文,文中指出,AI的普及引發公眾對私隱的疑慮,例如廣布的攝錄鏡頭和感應裝置,令個人資料有可能在不知情下被徵集以作精密的AI算式分析和歸類,但過往沿用的個人資料保護條例卻未能適用。

有見及此,當局必須在釋除公眾疑慮方面多加思量,如效法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要求企業在處理個人數據時採用最高的私隱設置,而用戶可要求刪除個人資料,藉此挽回大眾對先進科技的信心,企業便能善用AI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作者: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