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職安健」,惟 2019年共發生 22 宗致命工業意外(建造業佔 16 宗),較去年同期上升 37.5%;而建造業去年的工業意外更高達 2,947 宗,單上月底就先後因工字鐵下墮以及地盤鋼纜打中工人而釀成傷亡。
除有賴勞工處的執法行動和職安局宣揚提升職業安全意識,其實 IT 應用得當亦有助改善工業安全以及施工準確度,新鴻基地產旗下的怡輝建築就於2020 年初正式採用「SmartWorks 智安建」方案。
怡輝建築項目經理陳家明表示,新鴻基地產於全港約有共 180 個施工地盤,首階段於觀塘地盤採用,目前地盤約千餘名工友,其中 250-260 頂安全帽已換上由 SmarTone Solutions 獨力研發的 SmartWorks 智能頭盔,主要用於地牢工作的工友,預計未來會全面擴至整個地盤。
該智能頭盔分別配備 3 個 IoT 感應器及 GPS 追蹤器,收集工人的實時位置及量度各項健康指數,例如體溫及心跳,以作個人高溫作業的壓力評估,有助預防中暑。此外,由於工業意外主要涉及人體從高處墮下,智能頭盔亦裝有重力感應器,若工友不慎跌倒不起即會發出警報,以便主管能即時察覺並提供緊急支援;智能頭盔另設有緊急按鈕,工友若感身體不適亦可按動發出警報。
陳家明透露,自從部署了 SmartWorks 方案後,至今未有發生工業意外。他又強調安全無比重要,而SmartWorks 的成本相對整個建築項目不過是小數目,但就未有公開確實數字,因當中涉及許多本已存在的成本,難以獨立計算。
建造業採用 5G 有優勢?
雖然一般 IoT 在 4G 抑或 5G 上運行分別不大,但陳家明就指出,「5G 傳輸速度快兼低時延,一些建築經常用到的實時應用,如實時修改圖則或採用 BIM(建築資訊模型 )檢視 3D 建築模型,採用 5G 流暢度便會大增,能有效提升協作。」
SmarTone 總裁葉安娜則指出,5G 技術除了高速低時延,亦具高頻寬的特點,以建築業為例,以下應用均可體現 5G 的絕對優勢:
- 採用建築資訊模型 (BIM)- 檢視備有豐富視像內容的 3D 建築模型;
- 以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 使用數據密集的電腦系統和雲端應用程序;
- 以電腦輔助設計(CAD)- 實時監察工地的現場操作;
- 擴增實境(AR)技術 – 將虛擬的建築設計在真實的工地場景中呈現,增加準確性及工作效率。
葉安娜續稱並不主張頻譜重組(Spectrum refarming),因此舉會削減 4.5G 的可用頻寬,對用戶不公平。有見及此,SmarTone 5G 建基採用了愛立信的動態頻譜共享技術(Dynamic Spectrum Sharing),令其 5G 網絡可於短時間內於全港提供覆蓋(目前的戶外覆蓋率逾 70%,預計今年底可達 80%),並無縫連接 4G 及 5G,為用戶帶來快、穩、順的體驗。
職安健與營運效率兼收並蓄
SmartWorks 當然不只是智能頭盔,可提供之智能服務包括:智能頭盔、健康監察站、危險及限制區域警報、泥頭車追蹤及管理,以及環境監察站,此外還會應用到大數據分析,並會在緊急情況下發出警報,以便主管作出即時跟進。
▲智能頭盔內前額的位置設有 IoT 感應器,用來監察工友的體溫和心跳,量度所得數字會與理工大學研發的高溫作業模型作比對,從而幫助工人預防中暑。
▲人面識別及智能影像分析技術亦可確保只有佩戴頭盔的授權工人才可進入限制區域。
▲危險及限制區域警報容許主管設定限制區域,例如圖中這一台重型機器就設定了 4 至 5 米的危險及限制區域(水馬範圍內),確保工作流程符合安全準則。當有載上智能頭盔的工人進入預計的危險及限制區域,安裝在重型機械的雷達系統會即時發出響鬧警報,提醒正操作機械的工人,確保入內者離開才施工。
▲智能頭盔的 IoT 感應器收集工人的即時位置及量度各項健康指數,例如體溫及心跳。而智能頭盔上的感應器若感應到人體從高處墮下即會發出警報,提醒主管提供緊急協助。
▲環境監察站會測量及紀錄氣溫、濕度、空氣質素、音量、風速及風向,配合人工智能,可評估工人在惡劣環境下的中暑風險。
▲ 由於平板電腦暫未能支援 5G,但地盤需以擴增實境(AR)技術在真實的工地場景中呈現虛擬的喉管舖設位置,以增加準確性及工作效率,因此現時採用支援 5G 的路由器再以 Wifi 連接平板電腦。
一直以來,地盤非法傾倒泥頭及工業廢料都是令政府和環保組識頭痛的問題,而 SmartWorks 正正可以將地盤日常以人手完成的工作數碼化。除於車身裝有 GPS,地盤出入口亦設有 CCTV,可透過 AI 圖像識別技術辨認泥頭車車牌以便記錄及管理,同時檢查泥頭是否已覆蓋妥當。裝有追蹤器的泥頭車如沒有根據預定路線行駛,綜合平台會發出即時提示。此外,SmartWorks 又可配合泥棄置收據,為泥頭處理提供仔細清晰的記錄,確保棄置位置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