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支付於全球大行其道,就連以現金交易為主流的日本,都要以此為今年東京奧運的重要基建之一。 一直以來,日本人祟尚現金交易,其他如信用卡、Suica 西瓜卡(類似八達通)等非現金交易模式的總交易量也僅佔兩成,相對南韓非現金交易高達的 96%,以及內地的 66%,日本人對電子支付的接受程度很低。
然而,使用現金的成本甚高,每年生產和運輸貨幣的成本超過 1 萬億日圓(約 702 億港元)。反之,採用電子支付則可以節省成本,而且市場潛力龐大,吸引不少私人企業投入服務。軟銀和雅虎日本合作的 QR 圖碼支付程式 PayPay 過去便推出多項優惠推廣服務,不但向每位程式使用客戶提供支付金額兩成的回贈,還給與客戶 1,000 日圓(約 72 港元)的奬賞。重賞之下,客戶人數在一年之間躍升至 1,500 萬。
電子支付同時吸引了不少海外遊客到境消費,尤其是內地遊客。據估計,中國遊客去年在日本消費逾 1,000 億港元,可謂商機驚人。日本經濟產業省已訂下目標,要在 2025 年大阪舉行世界博覽會時,非現金支付提升至四成,長遠更達致八成,以成為全球使用電子支付之最。
要達成目標,日本政府也不遺餘力。去年 10 月起,日本銷售稅由 8%上調至 10%,但以電子支付則可獲 5%回饋,據報實施 6 天電子支付已比 9 月同期急增了四成多,成績理想。無論日本能否成為無現金大國,今年東京奧運必然是一大契機。東京奧委會預期超過 50 萬中國遊客會蜂擁至,若當局能夠找緊這個機遇,相信可為低迷多時的日本經濟帶來刺激。
作者: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