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運用新數據源及人工智能技術預測客戶需求

數碼銀行服務已逐漸成為主流,可提供更多金錢交易和人類互動間的數據供分析,滙豐指出,全球 87% 的零售銀行 交易均透過數碼方式進行。

近日金融科技專家 Markos Zachariadis 教授為滙豐撰寫《未來銀行 – 數 碼金融時代》報告,報告指出, 客戶會開始透過數碼身份檔案加強管理他們的個人數據。而銀行將成為「信託代理人」以管理、發展和保護客戶的數碼身份,以及與公用事業或零售商等金融業以外的第三方服務之接觸。

報告分為三個關鍵範疇,1) 科技與數據賦能方面,預料未來十年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之間的合作關係極有可能會倍增;有資產支持的加密資產(例如穩定幣)或央行數碼貨幣 (CBDCs)可能更加普及,相反缺乏任何資產支持和發行人的「原生」加密貨幣將無法普及等。2) 風險管理優勢方面,預料未來十年監管科技企業的投資會繼續蓬勃,將某些合規類別商品化 ;網絡安全是銀行日益重要的首要任務並成為投資重點;以及預料監管會繼續加強,將來會有更多非傳統金融參與者落入監管範圍。3) 消費者行為革命方面,預料未來十年,現金和「塑膠貨幣」都不會在未來 10 年消失,因為新的數碼支付方式必須先得到消費者測試、調整和信任;以及銀行再不限於按揭、貸款、儲蓄等產品,可以根據客戶當時的動態需求為其定制服務等。

▲Andrew Connell 料未來銀行將在十年內大幅加快步伐

滙豐零售銀行與財富管理全球合作創新與合作總監 Andrew Connell 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未來銀行的步伐將在十年內大幅加快,而亞洲市場(包括香港)已運用科技促使繳款和理財服務變得方便快捷,很多理財應用程式、解決方案和平台已獲得廣泛使用。他又說,在十年內,科技創新將令消費者更易獲得所需的銀行服務。

Andrew Connell 又指,數碼語音啟動或會成為與客戶交流的預設方式,擴增實境技術在現實生活情境出現,而顧客亦可 選擇與真人顧問交談以解決更複雜的金融問題。相較於尋找個別產品類別,例如儲蓄,借款及投資產品,銀行將可根據客戶的數據檔案作出最合適的建議。

▲Andrew Eldon 認為「未來銀行」營運模式取決於能否在創新與風險管理找平衡

另外,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電子服務平台主管 Andrew Eldon 指出,香港的零售客戶對儲蓄和投資都較為積極進取,希望透過更多個人化的工具推出市場,為香港人提供符合期望的儲蓄和財富增值服務。 不過,他認為「未來銀行」的營運模式取決於銀行能否在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以及用合適的監管框架維持消費者信任和信心。

Andrew Eldon 又說,透過掌握新的數據來源和分析技術,銀行可以更了解客戶需要, 但要令未來個人化銀行服務成真,銀行和監管機構將需要積極應對關乎客戶利益的風險,並保障整個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