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還是安全?諾頓新報告發現港人積極關注私隱問題

過去幾十年,政黨和民間組織都十分注意港人關注的社會問題,尤其是直接影響生活的重大議題。對這些組織來說,進行不同研究找出港人普遍想法及背後原因尤關重要。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由諾頓委託 The Harris Poll 訪問一千名成年人的《諾頓網絡安全觀察報告 2018》,調查香港居民對私隱問題的看法。調查中發現九成受訪者表示比以前更注重私隱,然而過半數的人卻願意為方便而承受網絡私隱風險,有 48%和 52%受訪者不介意將地點和搜尋紀錄售賣或給予企業。

只有香港如此矛盾嗎?這份報告除了香港之外,亦針對全球 16 個國家進行調查,在全球的統計結果裡也發現了類似情況:就算大眾憂慮私隱安全問題,他們依然願意為了方便而鋌而走險。網上購物、社交網站和串流內容使生活更方便,令世界緊密聯繫。然而,使用者在承受風險和享受網上活動之間的確是存在極大的衝突。

近四成人曾受網絡犯罪影響

現今社會資訊共享,誰該擁有私人資料的掌控權及落入不法份子手中的相關後果,已讓私隱控制權已成為人們最關心、同時亦是最具爭議的議題。事實上,超過九成(96%)港人認為,應規定企業給予顧客權利決定個人資料用途、於私隱不受保護時應提供適切協助、並設立申訴及罰款機制,讓客戶能投訴私人資料遭濫用。另外,雖然 91%受訪者表示想進一步保護私隱,但是逾半數人(61%)卻不知從何入手。

報告亦發現多數的使用者知悉他們的私隱會被瀏覽過的網站、分享過資訊的社交媒體和使用過的軟件蒐集其個人資料,但同時他們也相信有關資料會受到保密及妥善地使用。只是這群使用者通常不知如何保護他們的個人資料,也不明白保障私隱對抑制網絡犯罪如何重要。大量的個人資訊在網上遭集體收集,以香港為例,絲毫沒有減慢跡象,且因個人資料的價值讓資料蒐集情況愈來愈普及。

單是去年,39%受訪者表示曾受網絡犯罪影響,且 77%認為下年很有可能再遭遇網絡犯罪攻擊。另一方面,僅 38%父母知道十八歲以下兒童都有被盜取身份的危險,27%表示未曾採取任何措施保護孩子免被盜用身份。

再者,香港用戶對社交媒體供應商的信任程度也非常低。96%的香港用戶表示不太相信 (62%)或不相信(34%) 社交媒體供應商會妥善處理和保護他們的個人資料。事實上,十個受訪者就有一人擔心私隱問題,更於過去十二個月刪除個人社交媒體帳號。

受訪港人恆常經歷的三大網絡罪行,包括在電腦、Wi-Fi 網絡、智能手機、平板、智能家居、其他裝置發現惡意程式(28%);電郵遭入侵(19%);社交平台帳號遭入侵(18%)。

網絡犯罪導致去年全年損失約 17 億港元

差不多一半香港人口曾遭受到網絡罪行攻擊(62%)。網絡犯罪導致去年全年損失約十七億港元,以及一千零八十萬小時處理善後工作。33%受訪者花費至少一週解決相關問題。

當社交平台和企業掌握數據,他們便應該提供提供指引讓使用者清楚數據去向。使用者也可以藉由以下一些簡單方法保護自己的個人私隱:一、切勿打開可疑郵件;二、連線公共 Wi-Fi 時善用 VPN;三、建立帳戶和下載軟件前細心閱讀條款及細則,包括社交帳戶;四、定期更改密碼: 五、使用多層次的的防毒軟件協助過濾與防護網絡攻擊。

The Harris Poll 強調,香港使用者每天面對的網絡風險持續上升,尤其是保護身份驗證資訊和知識產權。事實上,「近半數港人至少遭到一種網絡罪行攻擊」已是個警號,消費者應更關注此問題並,提高警覺以長遠確保自身私隱安全。

撰文:賽門鐵克大中華區消費事業部首席銷售工程師王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