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表明港府聚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四大創新科技範疇,加上企業陸續推行再工業化或數碼化,不少管理層都慨嘆本地IT人才難覓。據 jobsDB 剛發表的「2018 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資訊科技成為了今年加薪幅度第二高的行業,平均加幅有 7.0%,當中的「程式員」及「網絡工程師」職位,增幅更高見雙位數字,前景相當不俗。然而,有部分 IT 人仍訴說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只能找到一些 part-time 或短期合約職位,究竟問題出在哪裹?
技能需求時移世易
人才培育政策、市場對某種技能需求轉移等因素會使人才供求錯配。例如以往企業多只需要 IT 人員擔當系統支援,確保公司營運暢順,但如今銀行等大型企業準備增聘的則是可「創新」旗下服務的科技人才,當中又以熟悉金融科技、人工智能 (AI) ,甚至大數據分析等新興領域的人才更為搶手。與此同時,本地初創企業即使規模不大,但仍然求才若渴,更有初創的創辦人曾向傳媒表明開發人員的薪金是公司的最大開支。
大家由這些市場需求趨勢即可知,IT人員對一家企業來說,不一定再屬於「軟硬件有問題便幫手解決」的支援角色,而是與公司未來發展與營運創新有直接貢獻的推動者。換言之,本地 IT 人員須要在百忙之中繼續增廣自己的專業技能,以把握新技術帶來的機會。此外,由於不少崗位不再純粹要求技術水平達標,還得講求與其他部門的協作,現今 IT 人亦應注重提升本身的人際溝通等軟技巧,而求職者亦要有心理準備接受與技術水平無關的測驗,例如大企業常安排的人格/能力傾向測驗。
成功求賢僱主有責
另一方面,若僱傭雙方對同一職位的要求理解不一樣,也會導致錯配的情況出現,最終變成有空缺請不到人,有人又找不到工。例如許多僱主,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所提出的 IT 空缺職責與履歷要求甚至入職薪酬根本不相稱,又或所列出的技術需求太空泛,結果縱使有人勉強到任,他們都會很快辭職不幹。有些僱主又會列出一些叫人摸不著頭腦的入職要求,又未有清楚解釋原因,令適合的人選卻步。政府近期招聘二級電腦操作員時列明申請人須通過體能測驗,便是一個絕佳例子。
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與其他欲招聘IT專才的部門加緊溝通,充分了解空缺的職責和才能需求,以至掌握一般IT人對某些資歷的表達方式,例如他們會採用哪些字眼,又或會突顯哪些認證以表示符合某些特定技能條件等等,務求準確傳達招才部門的真正要求。當然,企業如能明確界定不同IT職級的責任和能力要求,更有助於推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和提供適當培訓,進而提升僱員對公司的忠誠,成功挽留人才。
應用科技助解死結
至於求職者亦不應在未有詳細考慮職位的實際需求下,便把本身欲推銷的經驗與行業資格,一股腦兒放到履歷上。例如現時部分企業會指定IT經理需要熟悉風險評估,又或希望系統工程師能負責數據庫管理,但申請者未必有留意相關要求而沒有將之寫進履歷;還有一些投身職場已久的 IT 朋友或早就忘記了演算法 (Algorithm) 這回事,但原來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在選錄賢能時仍視之為條件之一,結果即使本身有該方面的能力,亦未有突顯所長,於人力資源部的首輪篩選便以失敗告終。其實現時 jobsDB 等招聘網站已利用統計數據和科技,為龐大的招聘企業和求職者數據庫按職位進行大勢分析。IT 人才大可在申請職位前到網站瀏覽這些公開資料,參考職位需求、薪酬趨勢和晉升機會等市場現況,以便制定適合自己的求職策略。
人工智能充當紅娘
與此同時,招聘網站藉著發展神速的人工智能助求職者找到理想工作,為招聘者尋獲合適人才,將會成為一大趨勢。人工智能可持續以數以百萬計的求職者數據去建立運算模型並加以演變,從而不斷改善職位配對,為僱主推薦更適合其要求的申請。
或許有人會擔心私穩的問題,但實情是,求職者在求職時可能會錯失一些非常適合本身履歷或要求的機會,而僱主也未必有機會主動接觸那些沒有向自己發求職信的人才,人工智能在這方面正正可以擔當「紅娘」的角色,按雙方「提供」的資料按各自所需進行配對,分別透過多種數碼渠道,例如電郵、網頁和手機程式,自動作出推薦。這一來,求職者可獲知更多相關的工作機會,僱主亦可向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招手,加快聘得理想員工。
其實即使沒有人工智能的協助,在職的 IT 人也不妨持續更新自己上載到求職網站的履歷,例如加入新考取的資格認證,又或剛完成的項目性質,因為那些銳意尋找精英的僱主可以透過網站的人才搜尋功能主動發掘你的才華,成為你的新「伯樂」。
現今求職網站種種配對技術不僅有助於 IT 人找到理想工作,也能讓其他行業的僱主與求職者達到各取各需的雙贏局面。
作者:仇崑石
jobsDB 香港區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