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歐美各國也意識到 IT 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紛紛要把編程(coding)加入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希望透過編程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希望長遠促進資訊科技產業的發展。
歐盟在 2014 年發表報告,仔細分析 20 個成員國在編程訓練的進度和計劃,指出其中 12 個國家,譬如英國、丹麥、意大利等已把編程列入中小學正規課程,另外 7 個國家如芬蘭、法國、荷蘭等即將推行。
其中英國走得較前,所有中小學早於 2014 年 9 月開學便需學習編程,課程規定把學習歷程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5-6歲):學生要知道什麼是算式——老師會以煮飯或兒童日常生活,解釋什麼是「一連串的指令」,為建立邏輯思考作準備,並開始接觸電腦;
第二階段(7-11歲):學生要創作和拆解較複雜的程式,並建立邏輯思考能力,以及學習使用互聯網搜尋資料;
第三階段(11-14歲):初中階段要求學生掌握兩三種電腦程式及語言,並可自行編寫程式,以及軟硬件整合使用的原理;
第四階段,高中學生應已掌握編程技巧並能運用分析和解難能力,以應付網絡安全等相關問題
可是,一個難題卻擋在目前:編程這樣的新課題,哪裡找來足夠的師資?
作者: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
鄧淑明博士
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 90 年代創辦 Esri 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開發及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除了 GIS 本業,鄧博士對資訊科技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