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發達基建完善,但香港是否已準備好迎接智慧流動?

提到智慧城市,智慧流動(Smart Mobility)是不能不提的一環。其實智慧流動的重點是如何讓人們用更聰明的方式去到目的地,因此不管是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導航,還是更常用的 Uber 都是智慧移動的一環。不過智慧流動背後需要的是什麼?而香港又是否準備好?

提到智慧城市,智慧流動(Smart Mobility)是不能不提的一環。其實智慧流動的重點是如何讓人們用更聰明的方式去到目的地,因此不管是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導航,還是更常用的 Uber 都是智慧移動的一環。不過智慧流動背後需要的是什麼?而香港又是否準備好?

 

改善城市運輸效率減少生產力浪費、提升生活品質

每次打風落雨,香港人都要承受塞車之苦,即使風和日麗,要是碰上繁忙時段或車禍,在路上堵住一兩個小時是很常見的事。就連筆者早前出席數碼港的「數碼企業卓越領袖論壇 2016」(DELF)的當日,也因為交通擠塞而遇上小巴站排長龍的境況。

今年「數碼企業卓越領袖論壇」的主題就正好是「智慧流動、未來創新之匙」。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 SMART (Sustainable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Research and Transformation)項目總監 Susan Zielinski,就分享了她對全球智慧流動發展的看法。

「智慧城市」是近年香港炙手可熱話題之一,公眾對政府推動在九龍東建立智慧城市試點感期待。事實上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改善城市運輸效率可減少生產力的浪費,也直接影響生活品質。Unwire.pro 早前在杭州訪問了阿里巴巴跟杭州市政府合作,透過分析路面交通監察鏡頭畫面來智能調配交通燈號就是一例。

 

智能交通燈號結合車聯網與城市基建

杭州市政府與阿里雲合作,把市內用監察路面交通違規狀況的監視鏡頭畫面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從畫面判斷有多少車正要前往繁忙路段,從而智能調整交通燈號的時間,協助疏導交通。據阿里雲表示,初部試驗地區能有效平均減短通行時間 3% 到 11% 之多,取得數據愈多的路段,提高效率的比例就愈高。

而 Susan Zielinski 亦提到,在美國底特律附近的安娜堡(Ann Arbor)也有類似的智能交通燈號系統,將車聯網與城市基礎設施聯結,市內像交通燈等設施都安裝感應器可與車內裝置聯動,能提前告知駕駛者前方轉彎或警告車速過快,甚至預告前方交通燈號即將轉換。

除了智慧路面基建,智慧汽車本身亦是解決交通擠塞的出路。Susan Zielinski 認為自動駕駛功能不僅可減少路面交通意外發生,透過感應器互相溝通的車聯網亦能更有效協調汽車在路面的通行效率,自然也能減少路面堵塞的機會。

 

智慧流動:聰明地讓人們到達目的地

智慧流動說穿了,其實就是怎樣聰明地讓人們到達目的地。「聰明」可以代表很多,最快、最便宜、最方便也是需求,而智慧流動便是讓不同需求的人也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因此從這角度來看,不僅 Uber 是智慧流動,而讓消費者選擇「為了便宜而多轉幾次機」或是「最佳時間到埗」的一眾機票格價網站也屬此類。

因此智慧流動未必就是智能車或物聯網,範圍比大家心目中的智慧流動、智慧交通來得更廣闊。新興流動產業 (New Mobility Industry)百花齊放,讓消費者重新認識交通的意義。舉個例子,筆者的朋友有自己的車子,但他卻愈來愈常用 Uber 來代步,原因為何?

這是因為他發現自己駕車的成本其實跟坐 Uber 相差不多,自己駕車除了汽油外,找尋及支付泊車位也是時間及金錢成本,但坐 Uber 卻不用考慮這些。正如人們需要的是牆上的洞,而不是電鑽本身,如果人們只是想到達目的地,智慧流動提供的就是更多的選擇,也即是「移動即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規劃城市多式聯運交通系統打通「最後一里」

公共交通當然是「移動即服務」,但「移動即服務」並不限於公共交通。Susan Zielinski 在分享裡提到不少外國案例都不是公共交通,又或是從公共交通衍生的創新想法,例如歐美現在流行的共乘(Car Pooling)、把閒置的汽車借出的汽車共享(Car Sharing)、自動駕駛的士和大家熟識的 Uber 等。

當然移動的手段非常多,由公共交通的飛機、渡輪、鐵路和巴士,到的士、三輪車、自駕車,甚至單車、電動平衡車等也是。Susan Zielinski 認為,不同的工具在移動距離、靈活性和續航力都不同,但如果在城市規劃時就留意到怎樣互相配合,並把數據互通,就能衍生更多的智慧流動概念。

舉個例子,歐洲的公共交通就提供配套給單車客,他們能把單車帶上公共交通並高速移動到其他地點,下車後再用單車代步接駁到公共交通未達的地區(最後一里)。如果在規劃時能事先為這些移動手段提供了配套,或預先預留空間,就能使人們對移動方式有更多的選擇,建立可持續及多式聯運的交通系統(Multi-modal Transport Systems)。

 

從未得到解決的智慧流動需求尋找創新機會

即使是公共交通,如果能讓即時路面數據開放互享,也能衍生智慧流動概念。例如地圖服務除了能給非駕駛的使用者提供乘搭交通工具及換乘建議,但不少人應也體驗過,早 3 分鐘和遲 3 分鐘出門可以有很大分別,接駁不了交通工具可令車程時間大為增加。

智能連接很需要開放數據的配合,因此 Susan Zielinski 就呼籲各界打破創新的藩籬,開放數據共享並互相配合,為市民帶來真正的便利。目前很多初創公司都是利用這些城市大數據來創新,例如 City mapper 就取用交通工具數據提供接駁建議,而香港的 TingPark 就提供即時停車場的車位狀況資訊,方便駕駛人士縮短搜索泊位時間。

Susan Zielinski 就建議初創公司多從未得到解決的智慧流動需求來尋找機會,例如南非就有免費三輪的士 MellowCabs,不但讓司機利用單車腳踏來發電,而車廂外顯示廣告,車廂內更有屏幕顯示廣告和旅遊資訊。於是南非民眾不僅能有免費的士,司機也可循廣告獲得收入,廣告商也確保了宣傳渠道,用創新的方式實踐了智慧流動。

 

總結:香港城市規劃是否有足夠的開放思維?

「智慧流動」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集合,反而更像是思維上的解放。的確,像 Tesla 般改良汽車或硬件也是智慧流動,但更貼切的說法是怎樣把資訊科技帶到城市規劃之上,提升城市運輸效率和市民的生活質素。智慧流動不僅為路面使用者帶來便利,減少運輸移動的時間和成本也能提高整個社區的生活品質,繼而帶來利益。

像 MellowCabs 的例子就不是追求高科技,反而善用城市特性,如三輪的士的靈活就合乎當地情況,不僅也能為司機、乘客和廣告商帶來三贏,電動三輪車也可減少使用汽油車,減少了碳排放。這也證明「智慧流動」並非一味追求高科技,而是更靈活和自由的創新想法實踐。

作為一個高度先進的現代都市,香港理應具備足夠發展「智慧流動」的條件,但問題是政府和公共交通營運商是否有足夠的靈活自由的心態去實踐?即使是新界地區,單車徑也被詬病規劃太差,而在市區更是缺乏規劃,而公共交通也沒有為單車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想法。

至於開放數據更是一直為人所詬病,以巴士到站資訊為例就不願意開放給其他公司使用,而停車場泊位資訊也缺乏大型商場數據,結合不完整的數據影響了初創公司提供創新服務時的使用體驗,對市民而言並沒有帶來好處。因此現在最需要的還是呼籲政府用更開放態度來看待,並「適當有為」地在關節位置大刀闊斧,才能加速智慧流動發展。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