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直擊】由智慧交通到天文研究 阿里雲人工智能 ET 挑戰超越「人腦」

今年「2016 雲棲大會」的主角是「人工智能 ET」,阿里巴巴對這個在今年 8 月首度面世的新產品非常有信心,除公布在杭州市運用為智慧交通的「城市大腦」外,更跟國家天文台合作把人工智能用於天文研究。到底這個中國版的人工智能可否跟 IBM 和 Google 等對手一較長短?

今年「2016 雲棲大會」的主角是「人工智能 ET」,阿里巴巴對這個在今年 8 月首度面世的新產品非常有信心,除公布在杭州市運用為智慧交通的「城市大腦」外,更跟國家天文台合作把人工智能用於天文研究。到底這個中國版的人工智能可否跟 IBM 和 Google 等對手一較長短?

 

2016 年可說是「人工智能」最熱鬧的一年。Unwire.pro 已報導過無數次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消息,不過主角大多都是美國廠商,中國作為全球另一科技大國,跟進發展人工智能是必然的。在 8 月時阿里雲就首度把他們的「人工智能 ET」公開,藉由阿里雲的運算能力提供多種人工智能服務。

而在今年的「雲棲大會」上,人工智能亦順理成章成為主角。阿里雲宣布與杭州市政府合作設計「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希望用人工智能結合大數據來改善杭州的交通效率。同時也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大規模的天文數據,以提升中國的天文科學研究水平。

 

世上最遙遠距離:監視鏡頭和交通燈

相信每一個現代都市人都會感受過塞車之苦。由於人口是流動的,任何一個城市的交通規劃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畢竟不可能突然就能把馬路擴闊收窄。因此「智慧交通」必然是智慧城市的核心之一,每個城市都希望透過運用數據來靈活調節交通效率。

阿里巴巴集團的根據地正是杭州市,因此杭州市政府率先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動智慧城市就很理所當然。阿里雲總裁王堅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形容杭州市的道路監察系統和交通燈號系統。如果有到過杭州市,應該發現馬路上有不少的監視鏡頭,會用於監察路面交通狀況之餘,亦用於拍攝及追蹤違規的駕駛人士。

但王堅認為道路監察系統的功能絕不應只有如此。阿里雲的人工智能「ET」具備語音辨認、影像圖像辨認等功能,而杭州的「城市大腦」就應用了影像辨認技術,在道路口分析汽車的種類和前進方向,再運算有多少汽車即將駛到繁忙的路段,繼而智能調節紅綠燈的間隔,在汽車較多時延長綠燈時間疏導交通。

 

不應只讓人工智能做人腦也能做的事

此計劃由杭州市政府主導,並由 13 家企業包括阿里雲一同協作。王堅透露杭州市蕭山區是最早投入試驗的地區,能有效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平均減短通行時間 3% 到 11% 之多。而這比例差異的關鍵正是掌握的數據量多寡,王堅指愈是多監察鏡頭、取得愈多數據的路段,提高效率的比例就愈高。

事實上,這個「城市大腦」的規劃比想像中誇張。王堅表示單是中國一個大城市就有將近 60 萬個攝像鏡頭,但過去卻從來沒有人有效運用過這些數據。阿里雲機器視覺科學家華先勝表示,這些數據就算由交通警員分三更去看,也需要至少 15 萬人才能處理,但透過人工智能而就可以短時間內計算清楚汽車流量和方向。

隨著杭州市政府開放更多數據分析,「城市大腦」未來將不限於應用在交通規劃上,由智慧交通、智慧水利、城市規劃等都可應用。不過問到會否擴展到中國其他城市,王堅笑言「城市大腦」仍在概念驗證的階段,但他相信北京、上海等城市面對的問題更大,只要證實「城市大腦」可行,相信不難投入到其他中國城市。

 

人工智能分析天文大數據

「雲棲大會」另一個重要宣布就是阿里雲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合作,研究利用阿里雲的人工智能收集和分析天文數據。由送太空人升空、發射太空站到登月計劃,中國近年想在天文探索領域上急起直追的態度很清晰,而是次的合作便正是為了提升中國的天文學術研究水平。

我們會用「天文數字」來形容極為龐大的數量,可想而知由天文研究衍生的數據亦很大規模。國家天文台台長嚴俊表示隨著科技提升,天文觀測的數據亦由每年 10TB 發展到每日 10TB 的規模,而今年 9 月在中國貴州啟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 FAST 射電望遠鏡,每天收集的數據更多達 50TB。

根據預測,到 2025 年天文觀測相關的數據採集量將達到每年 250 億 TB。跟前面提到的「城市大腦」一樣,人腦面對如此海量的大數據是無力的,因此投入利用人工智能來分析便是理所當然。阿里雲的「ET」將會協助國家天文台收集及深度分析天文數據,希望可提升中國天文研究的效率和水平。

 

阿里雲:人工智能應挑戰人腦處理不來的事

馬雲在開幕致辭時表示,人類發明了汽車是因為它比用人腳步行更快,如果它走得比人還慢就沒有意義。而人工智能也是一樣,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不了人類的話自然也沒有太大價值,因此他認為人類並不應該害怕人工智能超越了人類,反而應思考人工智慧可以怎樣才幫到人類。

王堅直言過去很多人都誤解了「人工智能」,只是讓人工智能去挑戰人腦本來就做到的事,其實不必要的。反而人工智能讓運用在單靠人腦是沒辦法做得到的事才有意義,而「城市大腦」和跟國家天文台的天文研究便屬這些範疇。

這其實是一個由科幻小說開始有機械人和人工智慧開始,就在思考和辯論的話題:人工智能可以拿來幹什麼。有人提倡機械人應用於代替人類的勞動力,亦有人提倡機械人應該代替人類去做人類感到困難的事。用例子說明的話,前者是用機械人來做工廠工人,而後者則是去探索海底、地心,又或是深入火海拯救受難者。

 

未計劃推出阿里版的 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 是非常生活化的人工智能應用,由為使用者提供天氣資訊、代訂餐廳、提供電影建議,都是極為貼身的服務。那阿里雲會不會也推出自家的人工智能助手?阿里雲首席科學家周靖人就表示目前未有計劃推出「阿里助手」,他指阿里巴巴在支付寶等不同產品中已接駁了很多生活化應用,相信已能做到消費者要求。

周靖人亦補充指,「ET」其實並非只投入在「城市大腦」和天文研究,推出至今已為不同行業設計了不少人工智能的行業方案,如工業生產、農業、漁業等。例如漁業可透過人工智能分析海流、海水溫度等數據,就能更準確估算出三文魚群的動向,那漁船到預測地點撈捕的成效就更好。

而消費者級別方面,周靖人指阿里雲是開放 ET 的 API 給開發者的,只要開發者有興趣都可以嘗試開發應用並接駁到 ET 的人工智能上。而是次雲棲大會的直播影片的字幕就是利用 ET 的語音識別技術來完成,雖然準確率仍有待提高,但隨著利用機器學習並開放給開發者收集數據,未來的準確度會繼續提升。

 

結論:也許中國搞人工智能才是最令人擔心

不過顯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強調高度數據化,但愈來愈多人開始重視個人隱私,抗拒個人數據被過度收集。而阿里雲的「城市大腦」就大量運用城市的監視鏡頭,阿里雲指「城市大腦」是全球唯一能對全市監視影像做實時分析的系統,而且準確率更達 99% 以上,這恐怕對不少人來說都帶來壓力。

中國的 BAT 三大科技公司已經掌握太多互聯網使用者的數據,而阿里巴巴更利用這些數據整理出「芝麻信用」,當結合到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實際就變成了「個人信用評級」,甚至還應用到群眾集資、群眾外包等領域上,若再結合人工智能分析的話,即使是 13 億人的規模也能分析得透徹。

而當人工智能可分析圖像、影像、語音,甚至是分析文字隱喻,可以想像在中國生活將愈來愈缺乏私隱。尤其中國是一個充滿敏感地帶的國家,圖像、影像、語音識別功能會否被政府用於其他用途,誰也說不準。也許中國搞人工智能你未必需要擔心會有「智能叛變」,但生活得要比現在更小心翼翼卻是可以預見的。

 

 

作者:Boris Lee
Unwire.pro 資深編輯。在企業 IT 科技報道範疇有十多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