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差工時長、難掌握前景 香港 IT 人才荒困局難解

IT 行業缺人的問題已非今天才說的事,早前業界就有關香港 IT 人才荒現象發表調查報告,指香港企業聘請 IT 人才困難、留人更難。但亦有前線 IT 人指行業工時長、待遇差、缺乏升職前景,更有一成考慮轉行。為何情況如此極端?這困局又如何解決?

IT 行業缺人的問題已非今天才說的事,早前業界就有關香港 IT 人才荒現象發表調查報告,指香港企業聘請 IT 人才困難、留人更難。但亦有前線 IT 人指行業工時長、待遇差、缺乏升職前景,更有一成考慮轉行。為何情況如此極端?這困局又如何解決?

 

僱主抱怨人才不足、僱員反指看不到職場前景

IT 行業缺人現象持續多年,過去幾年業界都有類似的呼籲,認為應該研究如何吸引人才加入行業。最近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聯同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舉行「走出 IT 人才荒」研討會,席間來自業界、政界、學界的代表從多角度切入分析 IT 人才荒的成因。

不少企業抱怨請人難,勢成香港未來發展創新和科技的瓶頸所在。不過在研討會上的不同持份者對「IT 人才荒」的看法卻不一樣,有僱主抱怨人才不足,就算用高薪也留不住人才,但亦有前線人員指待遇差、長時長,缺乏進修機會,看不到職場前景,有意轉行尋找機會。

來自學界的教授則指,出生率低、334 課程改革等因素也導致愈來愈少學生選讀電腦科技,甚至笑言「最大敵人是家長」,因父母大多不鼓勵子女入讀 IT 科系,導致每年入行人數都減少。缺乏新血導致缺乏經驗人才、缺乏人才導致產業難以發展到能負擔更高待遇、待遇太低難以吸引學生投身 IT 行業,這種「雞先蛋先」的問題似已成為 IT 人才荒的困局。

 

IT 工作都偏向做支援服務、技術專才不增反跌

「IT 人」其實是一個相當廣的概念,畢竟今時今日太多東西都涉及到科技,不同領域也同樣是 IT 人。網絡工程師是 IT 人,程式開發員是 IT 人,專案經理可以是 IT 人,實驗室研究人員亦同樣可是 IT 人。領域不同自然擅長的也不同,總不可能叫一個網絡工程師明天就改去寫 App,因此「工搵人、人搵工」的現象從未停止過。

香港科技大學譚嘉因教授引述職業訓練局(VTC)數據,自1992 至 2014 年的廿年間,香港 IT 從業員由約 3 萬人增加至 8.2 萬人,增幅超過一倍,但並非所有領域的 IT 人都按比例增長。

IT 支援和 Operation 方面的人手增加驚人,20 年有近四倍增長,但技術含量重的 System Programming 就不升反跌,尤其在 02 至 04 年間更是急跌。「看一下數據就會發現很多 IT 工作都偏向做支援、服務,也相信是未來幾年的趨勢。」他說。

而他亦引述科技大學的畢業生薪酬水平數據指,2003 年的平均入職薪酬約為 $8,000,而今天已介於 $17,000,整體水平其實優於一般起薪點約 $1,000 至 $2,000。但同時發現最高和最低薪酬的差幅有拉大趨勢,不同領域 IT 工種差別可能達一萬元之多。

 

僱主寧聘中國程式開發員因能力更佳

出席論壇的香港電腦學會會長梁建文就表示,現時業界很難找到具備幾年經驗的本地 IT 人才,而 Manpower Group 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徐玉珊更表示,每天都有客戶向她們尋求經驗本地 IT 人才,甚至去到「一有人就搶」的地步。

由於 IT 人的不同領域,薪酬水平的差幅很難一概而論比較。例如現在手機程式開發人員就很搶手,此外資訊保安、數據科學家等亦相當吃香,因為這些工作都符合未來 IT 產業的需求。徐玉珊就表示這些 IT 專才長期渴市,已連續多個季度排在「最難物色合適人才的職位」的三甲內。

僱主不斷說面對「IT 人才荒」,但市場卻有不少前線 IT 人抱怨晉升緩慢、壓力大和待遇欠佳。據莫乃光最近的 IT 從業員調查,香港 IT 人的薪酬差幅可以很大,月薪超過 5 萬元的有 15%,但亦有約兩成在兩萬元以下。到底「工搵人、人搵工」的問題在於工種不匹配,還是香港僱主不願出更多錢?

本身就是中信銀行的資訊科技及營運總監的梁建文就表示,作為中小型銀行往往要從其他公司挖角、輸入外地專才,亦有機構因人才荒問題而把工序外判到內地、印度、菲律賓等地。Cherrypicks Alpha 創辦人冼家樑甚至表示願意出更多錢聘用中國的程式開發員,認為他們比香港的開發員水平更高,能力更佳。

 

外判現象致人手預算無法全數去到前線人員手上

據莫乃光最近的 IT 從業員調查,香港 IT 人的薪酬差幅可以很大,有四成半是 3 萬以上,超過 5 萬元的也有 15%,但亦有約兩成在兩萬元以下。除了工種不同,職級也是薪酬差幅因素,但上層職級永遠比下層少,加上外判現象導致不少 IT 人抱怨晉升緩慢、壓力大和待遇欠佳。

隨著 IT 外判、雲端化等現象,企業內部的 IT 人員可能會被裁減,而外判風氣亦可能導致 IT 人手預算無法全數去到前線人員手上,結果同樣是「IT 人」卻可能有不同的際遇。亦有出席聽眾指不少公司會要求有數年經驗的員工,轉型為專案經理「湊客」,由前線退下來後變相令鑽研技術的空間縮小。

 

工時長難進修、惡性循環走入死胡同

除了薪酬還有加班問題。 據莫乃光的 IT 從業員調查問卷,約一半受訪者平均每周要 OT 一至五小時,更有 8.6% 每周 OT 超過 16 小時。OT 時間長不僅代表容易過勞,亦讓 IT 人缺乏工餘的進修時間。問卷中首五項 IT 人關注問題,就包括了專業知識太多和需不斷進修技能。

問卷調查中不少受訪者都同意 IT 人必須與時並進,吸收新技術才可在行內立足,但工時太長導致 IT 人沒法工餘進修。前線科技人員議政小組成員麥天志就直言,進修是為了升職改善待遇,但人工低、工時長導致 IT 人根本沒空間進修,惡性循環走入了死胡同。

 

IT 專業化要認可 IT 人員貢獻

「IT 專業化」是數年前業界提出以解決人才荒的措施之一,希望透過讓 IT 人考取專業資格來爭持更佳的待遇,同時也有助提高從業員的專業地位,使職業規劃更明朗化,減少因為前景不明朗而令學生、家長卻步的現象,也可減少有經驗的人才轉往待遇較佳的行業發展。

在莫乃光的 IT 從業員調查就見到,七成四 IT 人希望繼續晉升,但亦有 55% 想往海外發展,甚至有一成人打算五年內轉行。「其實外國的 IT 人一樣工時長,但人工待遇比較好,也有成功的 Startup 發展機會。香港現在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像 Google 般的明星公司,大家仍然在等這樣的明星公司出現,很多還在苦苦支撐等待這一日。」他說。

科技大學譚嘉因教授亦表示,很多 IT 人看不到職場前景,當見到同樣是做銀行的同事,卻因為是金融從業員而有 36 個月的花紅時,很難不會選擇放棄 IT 工作而改投金融業或其他待遇較佳的行業。因此如果機構真的重視經驗 IT 人才,應該也要認可 IT 人員的貢獻,否則難免讓更多同業灰心離去,加速人才荒的問題。